|
激发和汇聚亿万群众的道德力量——平凡的人、博大的爱、无言的丰碑,越来越多的人悄然作出善举,自觉把爱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
河南鹿邑县高中生韩渺给患小儿麻痹症的姐姐推了10年轮椅,送她上学,帮姐姐圆了大学梦;
安徽长丰县农民胡文传从水中救起4名儿童;
河北青县画家尹升38年里靠卖字画先后收养了17位鳏寡老人……
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感召下,全社会兴起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新热潮。特别是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重大事件中,涌现出一大批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走在社会前列的先进人物。
――在抗震救灾中,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在一线,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连续作战,各行各业人员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充分体现了公民道德规范的根本要求。
――在抗震救灾中,从城市到乡村、从厂矿到部队、从街道到学校,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着爱心暖流。 ――在抗震救灾中,自愿交纳特殊党费、设立国家哀悼日、设置“一省一市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机制等,为表达和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新载体。
――在抗震救灾中,数以万计的志愿者纷纷奔赴重灾区,出租车司机自发免费接送伤员,灾区的餐馆、商铺主动向救援队伍免费提供食物和用品。
心与心交融,手与手相牵。在这些普普通通的群众身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爱”的博大情怀、“道义”的磅礴力量得到充分彰显。
宋志永,唐山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一名普通村民。在2008年的农历大年三十,他带着12名乡亲在节日的鞭炮声中连夜赶往郴州支援抗灾。他们在山上山下运送电线、塔料,十几天里转战了20座山头。
“在唐山,像我这样经历过灾难也见证过真情的人成千上万,30多年前全国人民无私支援了唐山,让唐山人都有了朴素的报恩之心。”宋志永说。
从13名唐山普通农民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回报社会的火热之心,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次迸发光芒。
真诚的微笑,无私的奉献,辛勤的汗水,甜美的收获……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闭幕,但许多美好的记忆依然挥之不去,这其中就包括参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梁苏会认为这句口号是对所有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最好的褒奖。
作为一名志愿者,梁苏会做的大多数是简单繁琐的小事,但她却让自己的工作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带来一抹亮丽的色彩。“我们从不计较自己最后领服装、最后吃饭、搭乘最后一班班车,能够让其他志愿者辛苦工作之余没有后顾之忧,我们乐于做一名服务志愿者的志愿者。”梁苏会说。
在全国道德模范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悄然作出善举,自觉把爱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