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社区里的各类教育机构还应与家庭建立固定的联系,吸引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使家长支持幼儿教育改革。教育 部门要在节骨眼上发挥主管作用,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配合支持我们 的工作。各类示范园也要联系社区内的各类教育机构,形成管理网 络。
三、关于督导
教育部的督导条例里有对幼儿教育的督导,但目前尚没有对幼儿 教育进行过全国性的督导。我们将向教育部督导办提供督导方案。幼 儿园的登记注册、分类定级、幼教事业的发展、工资的发放、管理收 费、幼教经费落实情况等都将列入政府督导内容。这将极大地促进幼 教事业的发展,引起各地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下面我来讲讲《纲要》的试点工作。
《纲要》试点工作非常重要,光凭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将在广泛 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纲要》推进工作首 先抓培训,国家一级培训结束后,我们希望参加国家一级培训的同志 在省一级进行广泛的二级培训。二级培训的主要培训材料是这次培训 的光盘和小册子。二级培训后,我们要进行点面结合的试点工作。主 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区域性的试点,在农村以县(市)为单位,建 立“试点县”。在城市,建议把整个地市级作为区域性试点,有条件 的还可带一两个郊区县。二是在试点县(市)抓试点园。当年贯彻两 个“法规”时,福建省、辽宁省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们在本省范 围内创造了一整套有价值的经验。10所规程试点园为推进《规程》的 贯彻落实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上一轮改革锻炼了一批幼儿园,形 成了一支专家队伍,他们在改革中成长起来,有的幼儿园园长成了当 之无愧的幼教专家。
《纲要》的贯彻工作是一个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工作,它不是纯 粹的行政工作。这一过程就是不断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促进园 长、教师队伍成熟发展的过程,是整个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所 以这种性质的工作不能当成一般的行政工作来部署。大家知道,国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重要的工作机制就是动员了大学参加,我 们在14所师范大学建立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他们在学术上成为 整个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支持机构,没有他们的帮助,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达不到今天的成就。所以,我建议所有高等师范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一定要投入到这次改革中,与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组成 一支队伍。第二个建议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全体成员要把推进幼儿 教育改革,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视为己任,与高师教师、一线教师拧成 一股绳,参与到改革中来。园长、教师都要把自己看成是专业人员, 我们从事的工作是高度科学化的工作,是非常讲究职业道德讲究规律 的。要想赢得社会的尊重,只有靠自己塑造良好的形象,希望广大教 师努力在这一轮改革中摸索规律,成为敬业的专业工作者。
在工作方法上,我们要建立以园为本,自下而上的教研工作模 式。借助科研、教研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帮助教师队伍不 断发展。有的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和困惑,但没有 被教研人员关注,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主要原因是教研人员不深入, 不能适应一线改革的实际。我们应在幼儿园建立一种自下而上的教研 制度,请幼儿园一线教师提出在改革以及贯彻《纲要》时碰到的具体 问题,这些问题完全由教师自己来解决是不现实的。幼儿园应有教研 小组,梳理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什么,然后集 体攻关,在每个层次上组织经验交流、研讨,不断将研究推向深入。
另外我想就教研工作中的个案研究问题提点建议。什么样的教研 活动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研究。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关注对 教师个案的研究。我认为,教师的活动方案在成熟前应有研讨,在实 施时应有录像。实施后,教师应对录像有自我分析、有集体式的研 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写研究报告。我想这是非常有效的教师专业 发展的方式。因为有时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并没有太多的自我认识。 只有在重温时,才会有意识地分析哪些地方合适,哪些地方存在问 题。同时,其他教师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分析、建议,从中教师可以 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从而得到发展。这还有利于形 成团结、合作、充分交流的群体。教师反思性成长必须要有一个好的 集体,而这种工作方式恰恰能造就一个好的集体。
在这次培训中,我个人也得到了支持的力量,我们一定要齐心协 力把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改革工作做好,再次感谢大家对工作的支持。
(根据录音整理,已经本人审阅。)
摘自《幼儿教育》20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