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第八期    发布时间:2011-08-02

杜占元: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事业科学发展

  第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高校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既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必须充分认识高等教育中科技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辩证统一特性,发挥高校科学研究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大力促进科技与教育的深度结合,以高水平的科研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第四,全球科技的活跃发展为高校科技提供了新的机遇。新世纪以来,全球知识创造呈现爆发性增长,一些基本科学问题有望获得重大突破,科学研究手段和科学仪器制造工艺不断改进,从微观和宏观进一步拓展了人类认识的极限,各国纷纷出台科技战略和政策,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都为高校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难得机遇。

  高校科技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家需求相比、与我们未来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和贡献需要进一步发挥等问题和困难,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科教结合在思想认识和体制机制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科研与教育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是高校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何因应科教结合的特殊要求,充分发挥高校特殊地位和作用,这是当前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需要高校花大气力认真研究,提高认识,从体制机制方面加以解决。

  二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取得了一大批的科技成果,包括论文、专利、奖励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追赶阶段,还存在差距。必须充分估计和正确认识在高校在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一般成果比较多,重大成果少;学术性成果比较多,重大应用突破少;跟踪追赶性的成果比较多,原始性创新的成果比较少;自由探索小团队的成果比较多,有效组织实施大团队协同创新的重大成果比较少。分析原因,一是创新意识还不够,二是能力、条件受到某些方面的局限,三是机制的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提升创新能力是高校提高质量的根本要求,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