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2007年六一活动方案
主题:“美丽的生命-'我想对你说'”儿童心理游园会
时间:2007-5-31晚7:15
地点:学校田径场
活动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走进心理世界,感受心理的存在,并初步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形成潜在的健康心理意识,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在参观和参与六一儿童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学校教育的理念,从中得到如何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等方面方式方法的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学校优质的办学品质。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心理游园活动中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感受心理健康的意义,懂得良好心理品质在自己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敞开心扉,学会主动进行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分享,学会沟通,认识生命,热爱生活,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2.培养学生独立、自信、坚强的心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形成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生生氛围;
3.引导家长、老师共同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真正了解儿童心理,了解儿童成长中的困惑,帮助儿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氛围。
推荐内容>>EDU深度专访徐向东校长:让生命之花幸福绽放 专栏>>生命教育
一、主题教育活动(65分钟)
(一)我们在成长(20分钟)
1.一年级学生入队及初一年级退队仪式(10分钟)
(1)开场:合唱实验班汇报--打击乐表演《我们入队了》。(3分钟)
(2)入队:宣布一年级全体同学加入少先队,由初一年级学生及五年级部分老队员为新队员带领巾。然后进行宣誓。(7分钟)
2.表彰(5分钟)
宣布2006-2007学年度校级“十佳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员、市级“三好学生”名单,请领导为其颁奖。
3.领导讲话(共5分钟)
(二)成长的思考(29分钟)
1.《成长的足迹》DV--六年级(6分钟)
由刘强民老师负责。通过六年级学生具体的实例,回顾成长历程,展现学生的成长历程。重点在体现出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
2.心理专家许燕教授现场评述(10分钟)
通过知师大心理学院许燕教授以谈话形式评述学生DV的内容,带领我们回顾从出生到小学这段时间的成长经历。使学生感悟到,虽然我们来到世上的时间还很短暂,但是我们仍然经历了出生、学走、学语、上幼儿园、上小学等等人生中几段重要的时期。在各个阶段我们身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仅是个子长高了、身体变得更加强壮了,同时也包括许多心理上的变化。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感悟到成长的过程和留下的足迹。
目的:以学生的视角回顾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以专家的评述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自己成长的规律和心理变化过程,引发学生对自己成长历程的思考,珍惜成长的每一阶段,使自己的童年充满乐趣,为幸福的人生奠基。
人物:许燕
表现形式:谈话
预测效果:通过DV的展示,期望引起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回顾。通过许燕教授对DV内容的评述,能够激起学生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各个阶段的思考。为下一阶段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准备。
注意问题:DV的拍摄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许燕教授的谈话要营造轻松、入境的氛围。现场灯光要柔和梦幻。
3.心理短剧(5分钟)
由范传荣老师负责。组织四年级学生编排。具体形象的呈现出学习、生活各个角落都隐含着各种心理现象。向大家展示在我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
4.我想对你说(教师、学生、家长代表)(8分钟)
教师、学生、家长代表通过喊话以说出来的形式向在场的观众表达自己心灵深处的想法。通过这种沟通,引发学生的共鸣。以现场交流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教师参与到其中来。引发全场观众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
积极方面:学生之间:真挚的友谊、相互的理解、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师生之间: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对老师的感激、敬重。
家长与孩子:亲情的流露
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相互感激
消极方面:学生之间:矛盾、冲突,不理解
师生之间:不理解
家长与孩子:不理解
教师与家长:误解
经历了“成长的足迹”后,通过心理小组的表演,带领学生对自己成长过程进行思考,总结。这里主要是通过由学生表演的小剧,向大家展示在我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成长中的困惑甚至是烦恼。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和思考。
目的:通过学生心理小剧的形式,展现出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遇到的一些成长的困惑、烦恼,引发学生对这些困惑、烦恼的关注和思考。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以正确的形式去解决这些困惑、烦恼。
人物:四年级学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
表现形式:小剧、互动式交流
预测效果:这一部分应该是整个主题教育活动的亮点。在“成长的足迹”的铺垫下,在“成长的思考”部分中学生心理小剧的引导下,在学生、家长、教师三方代表说出心理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下,应该烘托出一种祥和、宁静、入境、感动的现场氛围。
注意问题:心理小剧的题材应真实、能够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引发学生共鸣。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发言要真实、可信,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前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快乐成长(12分钟)
1.合唱团表演《校园多美好》、《阳光进行曲》,焰火表演(6分钟)
两首歌曲韵律优美,节奏明快。象征着我们的心态也应该是健康向上的。烘托现场气氛。
2.“我相对你说”――团体心理拓展(6分钟)
全体学生参与的拓展活动。在活动即将结束时进行焰火表演。
名称:我想对你说话
参与人员:全体师生
目的:(1)使小组充满活力。
(2)让队员们能够自然地进行身体接触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感。
(3)创造融洽的气氛,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步骤:(1)让队员们紧密地围成一圈,包括你自己。
(2)让每个队员把自己的胳膊搭在相邻同伴的肩膀上。
(3)告诉大家我们将要面临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是大家要一起向着圆心迈3大步,同时要保持大家已经围好的圆圈不被破坏。
(4)等大家都搞清楚了游戏要求之后,让大家一起开始迈第一步。迈完第一步后,给大家一些鼓励和表扬。
(5)现在开始迈第二步。第二步迈完之后,你可能就不必挖空心思去想那些表扬与鼓励的词语了,因为,目前的处境已经使大家忍俊不禁了。
(6)迈第三步,其结果可能是圆圈断开,很多队员摔倒在地。尽管很难成功地完成任务,但是这项活动会使大家开怀大笑,烦恼尽消。
注意问题:在迈第三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要让有些队员摔得过重。
3.焰火表演
4.游园项目介绍(5分钟)
师大学生、家长、学生代表、兴趣老师分四组上台给大家介绍心理游园会各部分项目介绍。
二、心理游园会:(90分钟)
(1)“美丽的生命”心理健康主题游园
与师大心理学院合作,组织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各个方面的游艺活动。包括心理咨询(各种心理小知识如气质、性格等),心理阅读,趣味心理,心理小游戏,心理拓展训练等得。
(2)“游戏中的学问”兴趣体验游园活动
由兴趣组老师及课任老师组织的“游戏中的学问”游园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了解到游戏中隐藏的学问。
(3)“幸福的童年”家长互动游园活动
由家长组织的游艺部分,通过各式各样的游戏使学生走进爸爸妈妈儿时的游艺世界。
(4) “小鬼当家”学生自主游园活动
由学生自主设计并组织的游艺项目。由中高年级以及初一年级学生自主组织的游艺项目。
(5)电影放映《哆基朴的天空》正片34分钟,播放两场
哆基朴只是一只小花狗的排泄物,它不被祝福、不被期待地来到世界上。它孤零零地,静静地坐在乡村的黄泥土地上,小鸟不愿意跟它做朋友,连经过的公鸡都不准小鸡跟它说话。于是伤心的哆基朴开始怀疑:我究竟为了什么而来到这个世界上?渐渐地,在风吹雨打中,哆基朴开始有了好朋友,但它仍然不能动,仍然觉得自己很没用。有一天奇迹发生了,当冬天结束,冰雪溶化了之后,哆基朴发现就在自己的脚下,竟然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这时哆基朴终于明白,原来,它就是为了这朵小花而来的……影片适合全家观赏,建立优质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希望扎根、梦想发芽,支持孩子勇敢走出自己的路!
目的:通过分散游园会的形式,使学生亲身体验一些心理游戏,感受心理现象。初步建立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锻炼学生的开展并组织活动的能力。
人物:本校全体师生、指导老师、家长、来宾
表现形式:游园会
预测效果:这一部分主要由五大游园部分组成。通过游园活动预期使学生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两大游园活动部分应分别体现出专业性、家长的参与性、学生主体性。
注意问题:第一,游园的安全问题;第二,班主任、生活老师以及低年级家长引导学生的合理游园问题;第三,两大游园部分的场地安排、时间的把握、主题与游艺性的合理体现问题;第四,奖品的发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