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1-11-08

“叛变”细胞如何演变成了“癌细胞”

  后记

  在我眼里,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之一,在于解决相同问题的不同领域。例如面对同一个人生,前者负责讨论“人因何而生”,后者则负责回答“人因何而死”。到目前为止,生的原因依旧众说纷纭,但人的死因却已不难明确:只要使用医学,或许再借助一点数学就足够了。对于喜欢追求实在结论的人来说,科学显然更讨人喜欢一些。

  然而有时候,这些科学带来的结论也会令人不快——比方说,关于癌症的问题。上文列举出的种种数字会不会让你觉得沮丧?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著名的海拉细胞系。海拉细胞系是科学家获得的第一个人类细胞系,也是癌症细胞。它携带有主人海里埃塔·拉克丝女士所有的遗传物质,并且是一株“永生”的细胞——它在实验室中被不断复制、培育。从遗传学的角度,拉克斯女士似乎仍然存留在世间。而这“生”与“死”的问题,貌似还是交给哲学家更合适。

  相关链接:科学家发现“饿死”癌细胞的方法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发表报告说,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限制癌细胞能量来源的方法,“饿死”癌细胞。

  科学家介绍,癌症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癌细胞的快速分裂和生长,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能量。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癌细胞通常依靠分解葡萄糖来获取能量,如果体内的葡萄糖含量不足则转向别的能量来源。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NF-kB的蛋白质控制着其能量供应方式的转换。如果抑制住这种蛋白质,癌细胞就不能按需转换能量供应方式,会能量供应不足甚至“饿死”。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用肠癌细胞做实验,结果显示可通过这种限制能量供应的方式杀死癌细胞。此外,如果在抑制蛋白质NF-kB的功能的同时,使用一种已有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则“饿死”癌细胞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领导这一研究的吉多·弗兰佐索教授说,这是首次揭示蛋白质NF-kB有调节细胞能量来源的功能,以前虽然知道它在癌症中发挥着某种作用,但具体机理不是很清楚,因此与之相关的治疗方式效果也不太理想。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