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部委动态
教育部负责人就学生体质健康三个办法答记者问
2014-05-26    教育部

字体大小:

  十一、按照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各地教育部门要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学校体育工作的哪些内容?

  答:年度报告重点反映本地区学校体育开课率、教学实施总体情况、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关键指标。我部还制作了《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作为《通知》的附件,印发各地填报。报表内容将采取动态调整的方式,以反映不同时期的政策要点、工作重点、工作特色。

  十二、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和各地体育事业的评价结果,将采取哪些激励措施和处罚措施?

  答:一是处罚措施:三个办法强调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中弄虚作假或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二是激励措施:各地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对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宣传:

  (1)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方面。鼓励各地表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健康水平高的学生。比如今年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就开展了“阳光少年”评选;鼓励地方将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定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

  (2)关于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方面。各地可设置一定比例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监测点学校和示范性学校,先行先试,总结经验,重点突破。在各省(区、市)遴选推荐基础上,教育部分期分批认定并公布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

  (3)关于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方面。教育部各地年度报告内容和形成全国年度报告的基础上,遴选设立一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试验区,鼓励部分地区积累经验,带动其他地区改革发展,形成典型案例、经验汇编进行展示、交流、宣传。

  十三、三个办法印发后,如何确保各项制度举措落到实处?

  答:为推进实施三个办法,实现其制度设计和政策目标,近期教育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我部将就“三个办法”的施行进行宣传,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体宣讲、培训等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并指导各地认真落实方案。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事业单位、专业机构等的任务和职责。各省级教育部门要将落实情况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备案。三是开展技术培训,学习修改后的标准,充实完善有关专业组织,组建人员队伍,明确三方机构,建立研究基地。四是建设信息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推进监测评价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形成学生体质、学校评估、年度报告的信息加工、发布、监督体系,不断促进各地经验交流。五是组织督导检查,我部将在2014年组织三个办法的落实情况检查调研。六是鼓励社会监督,欢迎媒体和社会各界对各地各校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政策和三个办法的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和监督。

相关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相关文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 
相关文件>>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相关文件>>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
相关报道>>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
相关报道>>全国大中学生体测取消选测 长跑成为必测项目 专栏>>学生体质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北京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 国家规定每天锻炼1小时 学生拒上体育课只为写作业
· 广州学生体质连续27年下降
· 青岛多举措提高学生体质 体育课可按兴趣编班
· 我国学生体质现积极变化 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明显下降
· 中学“引体向上”变必测 小学增跳绳
· 江西:对学生体质3年持续下降地区学校一票否决
· 大中学生体质下滑成事实 体育或纳入高考科目
· 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
·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