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部委动态
教育部负责人就学生体质健康三个办法答记者问
2014-05-26    教育部

字体大小:

  五、三个办法都规定了评价评估结果的公示制度,让社会各方监督,如何进行公示?

  答:一是公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学校要按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中小学校要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分析和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基本情况;按生源所在地统计,并以省(区、市)或地(市、州)为单位公布高等学校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并反馈至生源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二是公示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结果。教育部动态管理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监测评价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监测点学校,每年抽查各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情况,并公布各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情况。在各省(区、市)遴选推荐基础上,教育部认定并公布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三是公示各地学校工作总体情况。教育部负责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和发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研究、分析和公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相关信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动态发布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持续推动各地交流体育工作经验,展示体育改革成果,共享优质信息资源。

  六、校园体育运动风险一直制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如何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安全?

  答: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校园日常体育活动一样面临运动伤害的可能,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的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必须加强管理,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各地和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环境、设备、场地等条件,确保测试环境的安全性。二是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技术培训,保证测试人员按照规范的技术、方式和方法进行测试,避免操作失误致学生伤害。三是妥善处理雾霾、阴雨、冰雪等恶劣天气或特殊自然条件下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四是合理安排测试前、测试中和测试后的医疗防护保障措施。加强学生运动安全教育,依法处置测试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此外,教育部正在组织研究“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管理办法”,加快建立起包括教育、预防、控制、应急、救济在内的运动风险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支持学校体育发展和学生科学锻炼。

相关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相关文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 
相关文件>>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相关文件>>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
相关报道>>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
相关报道>>全国大中学生体测取消选测 长跑成为必测项目 专栏>>学生体质

  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环节多、流程长、覆盖广,通过设立哪些制度来保障这项工作的实施?

  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在本行政区域内统筹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并着力建立健全六项基础制度:

  一是实行全体学生测试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将测试数据(含学生基本情况、单项指标分值、测试成绩、评定等级以及实施测试的时间、地点、方式和人员等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方法,上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因病或残疾学生可依申请准予暂缓或免于体质健康测试。

  二是完善上报数据审查制度。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本行政区域内下级教育部门及所属学校全面开展测试工作和及时上报测试数据,并组织有关方面登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按照管理系统设置的用户管理权限,逐级对测试上报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经核准后确认提交。

  三是建立数据抽查复核制度。教育部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各地上报测试数据基础上,综合考虑学校类型、学生性别、年级学段、区域布局等因素,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作为考查样本,进行测试工作和测试数据的现场抽查复核,并将现场抽查测试数据与学校上报测试数据进行一致性比对、综合分析和反馈各地。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按要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抽查复核工作机制。

  四是建立体质健康研判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监测评价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及时分析测试结果,深度查找影响因素,科学预测变动走向,开展体质健康预警,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措施,提高体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决策水平。

  五是实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学校要按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中小学校要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分析和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基本情况。在公示体质健康信息时不得泄露学生个体的信息和侵犯其个人隐私。

  六是建立测试结果应用制度。学校要制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规范记录每一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其评定等级。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作为高等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地方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北京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 国家规定每天锻炼1小时 学生拒上体育课只为写作业
· 广州学生体质连续27年下降
· 青岛多举措提高学生体质 体育课可按兴趣编班
· 我国学生体质现积极变化 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明显下降
· 中学“引体向上”变必测 小学增跳绳
· 江西:对学生体质3年持续下降地区学校一票否决
· 大中学生体质下滑成事实 体育或纳入高考科目
· 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
·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