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学前教育 > 学前研究 > 专题研究 > 家庭教育 > 行为习惯
怎样对待乱要东西的孩子
2001-08-27    

字体大小:

  “给我综合症”是指一种以不断地、坚持不懈地要求越来越多的东西为特征的行为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孩子喜欢乱要东西。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学博士托马斯?利考纳说:电视和广告越来越激发孩子对物质的欲望,因为购买商品可以给他们带来欢乐。

  有没有办法让孩子避免染上“给我综合症”,怎么克服这一“顽症”呢?利考纳的观点是:你必须教育孩子学会怎样娱乐,这样他们就不必依赖电视、电脑和玩具了。

  家长可以通过创造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来防止“给我综合症”的发生。即使是4岁的孩,可以让他帮助清洗碗碟、收拾床褥、给花浇水等;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扫地、洗衣服。这种锻炼并不一定要在进行。利考纳博士认识的一个母亲曾对她的小女儿说起街区里的一位老妇人:“我觉得她真的很孤独,我们为什么不去拜访一下呢?”于是,这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去看望老妇人。她的小女儿学会了关心他人,也从中得到了快乐。家长应避免为孩子提供过多的娱乐手段。如果你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他们的情况会更好。最终他们将发现些更有意思的事情要去做,而不是要求家长买更多的东西。

  另一个对付“给我综合症”的办法是,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明白,他们所得到的东西是需要经过慎重考虑才买的。对于刚开始抚养孩子的父母来说,还存在着家庭是否能够负担得起的问题。但是,如果你能够负担,就不要以“我们太穷了”为借口。因为如果孩子发现你能够满足自己的爱好需求,他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你也能够满足他的要求。你必须向孩子强调,拥有很多的物品并不是拥有快乐的关键所在。另外,你必须让孩子明白,有些东西是毫无价值的,根本不值得购买。让孩子理解这两点,将使他们在日后最终成为理智的消费者和自律节俭的人。

  心理学家丹尼斯?舒尔曼教授认为,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些东西是值得拥有的以外,还要教会他们重要的一点,即“如何获得想要的,什么情况下他们则无法获得。”如果孩子在大哭大闹以后就能随心所欲,他就会发现,让别人不得安宁,就可以满足自己的任何要求。所以舒尔曼教授说:“一旦你拒绝了孩子的要求,你就得坚持你的立场。”如果你习惯性地屈服于孩子的要求,那你必须好好反省自己这样做的目的何在。舒尔曼教授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们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感到难堪”,但维持“和平”的代价也是昂贵的。这会导致孩子学会小题大做。所以,更好的办法就是由孩子哀求吵闹去。即使孩子哭泣得比多萝西失去托托时还要伤心,即使旁观者认为你比西方女巫还要狠心(多萝西和西方女巫都是美国电影《绿野仙踪》中的人物),你也要坚持自己的决定。

  除了商品本身的诱惑外,另一种诱发“给我综合症”的原因是负疚感。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因为工作而无法更多地陪伴孩子,所以应该用满足孩子的要求来弥补,由此养成了孩子胡乱要东西的坏习惯。

  如果说“不”,一定要向孩子说清楚最简单的理由。我在一家超级市场里听过一位父亲这样向他4岁的儿子解释不应该买薯片:“薯片不好,因为没有营养,而且含有对健康不利的脂肪和盐。”在一家商店里,一位母亲则这样向女儿解释她不应该买一整板女孩用的女夹:“买这么多发夹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这样说明理由,成年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孩子来说,未免显得含糊,这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因此,可以坚定地说:“不行”,然后告诉孩子你所能想到的最简单的理由??“不,我现在没时间”,或者是“不,这些东西对你不好”,“不,我不喜欢”等等。简单、坚定的拒绝可以让孩子明白,哭闹是无济于事的。

  当然,有时候家长拒绝孩子的要求只是为证明自己是掌握权力的人。你必须改掉这种条件反射性的专横,因为这会使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配得到。其实,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不,今天不行,但我会考虑的。”回到家里,你可告诉孩子:“我考虑过那双胶底运动鞋了。不过,要等我下次发薪水才会给你买。”或者说:“对不起,我的确觉得那双鞋不值得那个价钱。”

  总而言之,你不要对孩子的要求置若罔闻。你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正确地判断那些东西值得拥有,如何去获得。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