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专题研究 > WTO与教育
从教育承诺看WTO的影响
2002-01-22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岩

字体大小:



  影响三:规范教育行政

  加入WTO后,政府的教育管理行为要符合WTO有关条款的要求;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将会更加公开、透明;将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方式,清理并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向对教育活动运行与提高效率更为有利的登记制改变;将深化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由直接管理向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转变,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将建立和完善调研决策系统、宏观监测系统和支撑服务系统,加强协调与服务。

  影响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

  影响五:打破课程教材原有逻辑体系

  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影响六: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增添助推剂

  教育服务承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极为深刻,高等教育国际化将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最主要趋势。据此,学校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学生构成成分、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等等将发生重大改变。根据即将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应积极鼓励国内高校与国际著名高校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雄厚的资本,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影响七: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迅速走出低谷开辟新途径

  根据教育服务方面的协议,中外合作办学将可能成为今后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主要影响有,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强调特色的形成和标准的国际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将有较大调整,适应新兴产业需要的专业和涉外专业将优先发展;外向型职业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将逐步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相互衔接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引进国外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大力发展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试办国际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非学历证书教育在就业准入、培养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将增强。

  影响八:为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和学前教育规模开辟新思路,为增加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支出提供可能性

  根据教育服务协议,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引进将迫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发生重大变革,使素质教育全面深化。

  根据我国的承诺,外国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进入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扩大优质教育的规模。在WTO的服务贸易中,义务教育作为没有开放的政府完全资助的教育,由于其它种类教育经费的减少,政府的教育投资结构将发生变化,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将得到增加。

  影响九:台湾教育进入祖国大陆的问题

  海峡两岸都已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承诺条件对于所有成员具有普适性,我们的教育承诺同样适用于台湾。两岸同根同种,语言文化一样,教育相互进入更为方便。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台湾依我们的教育服务承诺进入祖国大陆必须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拿出具体办法来。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包国庆:WTO理念与创新学习
· 加入WTO对激活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的思考(上)
· 我国教育考试怎样应对入世挑战
· 入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中国高等教育同样面临入世考验
· 厉以宁谈校长如何面对WTO:教育管理者观念要更新
· 中国高校采取举措应对"入世"
· “入世”之后,职业教育要尽早做好准备
· 入世后 职业教育怎样持续发展
· “入世”后的中国高等教育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