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 教育时评
农村学生不读大学更难有美好未来
2014-08-06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眼下,大学录取通知书相继送到了考生手中,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娃却高兴不起来。原因何在?家长的观念在改变,认为上大学“高投入、低产出”,是一场“失败的投资”,还不如趁早出门打工挣钱实在。新华社日前播发的一则暑期调查显示:受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教育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读书无用论抬头,不少农村家长默许甚至纵容孩子辍学。

  默许孩子辍学,农村家长的这种想法有着现实的土壤。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冰火两重天。大学生越来越多,学费也比较高,但不少读普通大学的农村学子,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梦想着由此改变命运,结果却往往落空。更让人不解的是,还有一些名校毕业的农村学子,干的也是一些跟专业不对口、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于是,大学生从当初的榜样变成了如今的谈资,知识改变命运这句一直以来被寒门子弟用以自我勉励的话语,如今却引来了诸多质疑。

  寒门难出贵子,农村家庭供一个大学生压力确实不小,农村娃娃难以向上流动,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上大学是否有用,不能只看眼前,而要放眼未来。

  不少农村家长因大学生起薪不高便认为上大学“不值”,显然不妥。在不少用人单位的眼里,大学生尽管接受了高等教育,可当应届毕业走出校门时,并无一技之长,他们未必就比那些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农民工更适合岗位要求。因而,可能出现大学生的薪水与那些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工相近,甚至不如他们的情况。不过,需要辩证看待的是,大学生起薪不高,但其发展后劲与职业提升空间,都是农民工不可比拟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其未来发展往往不可同日而语。

  更何况,以薪酬高低来衡量上大学“值不值”未必合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学生走出校园,从事的虽不是所学的专业,可一样成就了一番事业。为什么?因为大学是人文精神的家园,他们在象牙塔里接受了系统的知识教育,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能力,对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有了更科学的规划。投资教育永远是最有价值的事业。对绝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读大学可以使其人生增值、修养提高、意志坚定。重要的是,读完大学不代表立马就能改变命运,但不读大学更难迎来美好的未来。

  实际上,仔细观察那些声称读书无用论者,不少是上了大学后反而失去了努力方向的人,他们丧失了拼劲,在虚度时光中混文凭,到头来腹中空空。

  当前正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新农村建设又靠谁?更多的还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因为他们熟悉农村。只要大学生明确自身定位,选择合适的学校并努力掌握好本领,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才,就不愁没用武之地。

  当然了,农村娃要不要读大学,最终还要由他们自己做决定。可以预见的是,教育将会越来越好地对接市场需求。如果更多怀揣梦想的农村学子戒除功利之心和浮躁之气,在接受教育中打磨好自己的底子,便能在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点燃不断进步的人生希望。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农村学生享专车接送 云南安宁运行公交专线车
· 今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11.4%
· 让农村学生更易上大学 努力让“鲤鱼跃龙门”不再难
· 让农村学生更易上大学 让“鲤鱼跃龙门”不再难
· 2014河南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再增长10%
· 山西长治启动农村学生营养餐工程:土豆白菜变配菜
· 教育部: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升入重点大学比例
·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增10%
· 教育部提出:多措并举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规模
· 重庆为农村学生打造午餐荤菜菜谱 每天精确到克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