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
顾海良
回顾新世纪初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和发展的实际,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不仅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地位决定的,而且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学理性、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要求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既要遵循学科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尊重学科建设的特殊要求。在当今时代,特别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学科建设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学术影响力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依据,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整体性的一级学科,在提升学科的学术性时应按照学科建设内在的普遍的要求,明晰学科内涵,确立学科方向,树立学科规范,建设学科队伍,完善学科体系。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不仅符合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而且有利于国际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交流,形成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不仅应关注和重视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深刻了解和掌握别人在研究什么、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重要的理论建树等等;而且应参与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课题的研究,在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上提高我国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能力,彰显我国学术研究的成果和成就。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用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这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使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体现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探索上。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一定要提升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