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领巾”到“红校服”,众多涉嫌教育歧视的话题还未落定,“差生被逼测智商”的荒唐事近日又在无锡发生。据报道,最近无锡市测智商的中小学生明显增多,原因是一些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班级成绩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如果学生智商显示较低,老师可以向上申请,该生成绩不再计入班级成绩和考核。
新闻事件>>“无锡部分教师让差生去医院测智商”事件追踪
>> 小学生戴绿领巾惹争议 评论称比抽教鞭更恶毒
>>包头一中学给优秀生穿红校服 教育部门紧急叫停
孩子学习跟不上,老师首先想到的是“智商问题”,这样的执教理念是不是也是一种“懒政”呢?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智力低、智商差,是“天生”的,和后天的教育没有关系——在这样的逻辑下,孩子成绩不好就与教师工作实现了“脱离”。以此逻辑来执教的老师,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素养,受到家长的指责和舆论的批评并不冤枉。
然而如果细究一下“差生被逼测智商”的“生态链条”,我们就会发现,老师并不处于这个“生态链条”的最顶端。从一定程度上说,老师也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在这个“生态链条”上,制约老师的是考核机制,而目前实行的绩效考核中,班级成绩和老师的工资是挂钩的,一些学生成绩不好势必会拖班级成绩的后腿进而影响老师的工资。
相关评论>>人民日报时评:请摘掉功利教育的“绿领巾”
>>有标签的“红校服”比“绿领巾”更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