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 教育时评
胡万宝:人们为何质疑11岁“神童”?
2011-09-13    荆楚网

字体大小:

  昨日,网络流传11岁的中国人民法学院大学新生许恒瑞,“涉嫌被其父亲暗箱操作入读人大”。对此,人大驳斥称该生的录取工作符合自主招生的程序和规定,并通过了评委会考核以及云南高考一本分数线,不存在违规问题。

  推荐链接:人民大学11岁新生读法学 专家称“揠苗助长”

  推荐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否认11岁新生靠“暗箱操作”入学

  “寒门出贵子”、逆境成才,在传统的民间朴素话语里,“豪门往往是出败家子的”,匡衡式的“凿壁借光”才是“英雄出少年”的传世佳话。所以,面对这么一个集横溢才华和富贵家境于一身,享受了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万千宠爱和赞誉的11岁少年,让这个饱受“拼爹”“拼权”撕扯的社会的神经再次敏感起来。事件发生没几天,各大媒体对此已有不少评论。许恒瑞之所以引起关注并不完全是他的年龄,而是他的“富二代”身份和涉嫌暗箱操作入学。

  人们为什么要质疑11岁神童?《南方都市报》认为这是民众“集体焦虑”的表现,“只做大蛋糕而不能使每个公民平等享有‘领取蛋糕’的机会,只会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尤其是‘并不富裕家庭的子弟’陷入自弃乃至暴戾、愤世的情绪中”。

  2005年,一个来自辽宁的10岁儿童张炘炀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这当然引起了一些轰动,但却并没有引发人们对张炘炀入学过程是否合规的疑问。许恒瑞与张炘炀,所不同者在于其家庭背景。许恒瑞,据媒体披露,其父为红河州弥勒县烟用物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而张炘炀则出身普通人家。再者,张炘炀进入的是理工科院校,许恒瑞进入的是文科类大学,这两类学校在学习要求和知识特点上的差异,也是人们怀疑文科类专业是否有必要录取儿童入学的理由之一。

  一个儿童进入法学专业学习,其是否可以适应法律课程的学习,全然不在于成绩是否高出本省一本录取线(495)31分,而与其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和涉猎知识的广度有太多的关联。对此,《每日新报》从文科学习的特点入手,发文怀疑文科类专业是否有必要录取儿童,“文科学习往往需要慢工积累,甚至需要社会生活的历练。即便有些人在文学创作方面表现早慧,那也和人文社科尤其是法律、经济、管理类所需要的经验是两回事。”

  光明网认为人大11岁新生入学法学专业明显失当,“国外一些国家,法学院学生的入学资格是极其特殊的。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进入法学院的学生,必须持有其他专业的本科毕业证。因为在当代社会,几乎所有社会关系的调整都涉及到法律,因此,法学专业的课程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尤其需要学习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学习法学的人,是落实社会正义、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社会正义的最有可能的人选。但是,其是非观念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等等法学思维的基础,却不是直接来自于法律教条本身。”

  神童虽然是极少数,但总会是有的。许恒瑞成为神童,以11岁的年龄进入人大,理应为其高兴,不过,“神童”可喜,却怕“暗箱操作”的“神童”,怕变异了的“神童”,那是我们无法接受的。“神童”绝对不能是权力和金钱可以“炮制”出来的。正如人大政治学教授张鸣在其微博上说的一样,“人大今年特招了一个11岁的烟草大亨的儿子,网上质疑里面有权钱交易。有没有?如果特招考试过程不公开透明,无法释疑。”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人民大学物理系季威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研究成果
· 人民大学:今日中国文化失调 旧的被打破新的未建立
· 人民大学启动“海归挂职计划”
· 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考研报考指南
· 人大新校区最快将于2016年使用 学生规模可达3万
· 人民大学首聘10名“招生监督员” 包括法官记者
· 人民大学首届10名本科生招生社会监督员正式受聘
· 人民大学或调整学位授予仪式形式
· 人民大学毕业人数增多 或调整学位授予仪式
· 人民大学否认取消毕业典礼 或调整学位授予形式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