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 教育时评
大学校长不应沉迷这“哥”那“叔”
2011-07-05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姐的狂放”,“哥的犀利”,“让子弹飞”,“童鞋们”,“有木有”,“泪牛满面”……如果说这些网络热词成了“潮语”,那么,几所大学校长在开学(毕业)典礼上对这些“潮语”的运用,也起了广而告之的作用。

  自去年“根叔”串烧网络热词给学生讲话受到追捧后,舆论因此而热闹。叫好的说:大学校长摈弃“官话”讲“人话”,这是转变校风的标志。质疑的也有,曾于1980年代任过大学校长的刘道玉说:这是从一种套话走向了另一种套话,原来那套,八股生硬,官腔十足;现在这套,滥发情感,浮夸轻佻,有失大学校长的身份。今年,媒体上又增添了“晓红哥”、“凤哥”、“纪宝宝”等校长“艺名”。对于大学校长讲潮语、唱流行歌,网络上依然众说纷纭:校长“秀才艺”,不能过头;作为校长,应该讲激励学生的话,一味说好话无用;“叔啊哥啊”装嫩,影响并不好……那么,大学校长到底应该如何讲话?试请几位名校长佐证。

  1916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他的上任演说讲的是“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校长郭沫若在开学典礼上致辞,主题为“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是中国科大与生俱来的使命”;蒋南翔20世纪60年代主政清华大学,几乎对每一届毕业生都要讲:你们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有两条,第一,要听话;第二,要能出活儿。清华学子、后来成为名记者的杨继绳回忆说:蒋校长的话,好像父亲对儿子讲的,不像教育家讲的。

  这些校长都有自己的坚守,因而各具特色,史册留名。相较而言,“根叔”走红,与大学行政色彩太浓、校长远离学生有关,所以“根叔”的出现,让人新鲜。但我们反感校长高高在上,却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一味怂恿校长不分青红皂白地跟着网络走。喜爱一位校长,不一定非要称他这“哥”那“叔”,也不要强求他会讲话。马寅初善演讲,被公认是好校长;而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高锟讷于言,但谁能说他不是好校长?评判校长,靠的是治校治学,看的是人格魅力,并非口才好就一切好,甚至以此衡量校风学风。

  其实,大学校长“昵称”的出现,媒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网站、报刊抓住校长原名的谐音甚至搞怪的戏谑,作为新闻亮点写入标题以吸引读者眼球。但可以说,有些校长对称自己“叔啊哥啊”并不接受,并在媒体的哄炒中保持了相当的冷静。这份冷静是可贵的,有助于大学校长在喧闹中保持自己的本色。(黄团元)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校长摄影展 大学校长的镜头引得九旬老人啧啧称赞
· 媒体追问大学校长任职年龄限制可否取消
· 胡乐乐:大学校长任职年龄限制可否取消
· 盘点大学校长开学致辞:有情怀也要接地气
· 盘点大学校长开学致辞:有情怀也要接地气
· 大学校长的"开学激励":戒骄戒躁 争做"创一代"
· 点赞!大学校长的新生寄语
· 大学校长毕业演讲之变
· 刘志彪任南京财经大学校长
· 高校校长卸任后去向盘点:49人步入仕途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