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 教育时评
总书记勉励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大课堂"意味深长
2011-04-2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大小:

  

 

  4月20日,在清华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清华大学考察。这是胡锦涛在旧水利馆同正在做教学实验的学生们一起观察水流运动现象。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4月20日,在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在校史馆,胡锦涛总书记与在场的10多名应届毕业生代表亲切交谈,勉励他们到“社会大课堂”进行锻炼,向实践学习、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该说,青年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殷切期望,为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对培养和造就一支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知识丰富、艰苦创业的新一代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勉励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大课堂”,更是语重心长、意味深长。

  要在实践中加强修养。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没有太阳的早晨。广大青年学生要在实践中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自己,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把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前途与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胜不骄,败不馁,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伟业中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真正走出一条人生的康庄大道。

  要在实践中加强学习。青年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自觉行动,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不仅要按照学精、学深、学透的要求,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实干本领,努力成为素质全面、有真才实学、能始终跟上时代前进步伐的优秀人才。广大青年学生要以优异的素质,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实践,不断推动学习、工作大踏步向前迈进,通过对人生的高端追求,来塑造多姿多彩的金色年华。

  要在实践中加强磨练。“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实践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实践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走向成长成才的阶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重任,需要每一名青年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自觉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环境艰苦的地方去,经历风雨、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创造业绩。“艰难困苦,于汝玉成”。青年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敢闯敢冒,敢为人先。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高创新的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要在实践中加强拼搏。成功的基础在奋斗,奋斗的收获就是成功。奋斗就是满腔热情地干工作,脚踏实地地干实事。青年要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甘做平凡小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努力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要焕发创造热情,激发创造潜力,求发展、求开拓、求创新,善于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力争在各自的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要精心谋事、潜心于事、专心做事,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聪明才智。

  有志者事竟成。当前,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火热的时代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光荣的使命呼唤广大青年学生勇担起历史的责任。广大青年学生要珍惜难得机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祖国人民、无愧于火热青春的光辉业绩,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胡军)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司局级干部集体学习 杜玉波作专题报告
· 校长毕业赠言之顾秉林:独立思考 善于作为
·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胡锦涛:希望青年学生保持个性、彰显本色
· 清华迎百年校庆 2050年将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清华百年校庆 细数从清华走出的29位名人大家
· 清华建校100年 作中流之砥柱 挺民族之脊梁
· 清华走出9常委 有望跻身世界一流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