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熊的奥运圣火已经熄灭,但不朽的奥运精神光耀依然。北京奥运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太多的启示。
美国23岁的泳将菲尔普斯,在水立方创造了夺取8枚金牌、打破7项世界纪录的奇迹,令世界瞩目。探寻“菲鱼”的成才秘诀,一时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运动学界和医学专家开始探究“菲鱼”的特异功能,媒体“名记”则拼命深挖“超人”的逸闻趣事,报上索性刊登了菲尔普斯的身体结构图:手大如桨,脚宽似蹼,臂展超常;上身颀长,两腿略短,恰是减小阻力的最佳组合;甚至其6倍于常人的特大饭量,也是成功的原因之一。
专家的分析,当然有其专业的道理。但我更愿意从教育的角度,去作普适性的思维。
菲尔普斯的传奇,几乎难以复制,但至少我们都可以像他那样去努力、去奋斗。他和许多成功的运动员一样,是靠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每天5点起床赶往泳池,要练到下午6点;每周要游10万米,一年只休假5天。他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教练让他懂得:“这是存钱,到了年底你就拥有一大笔钱。”天才总是例外,天赋也和多数人无缘,然而,勤奋和坚持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努力能做到的。
天下的父母,当然都希望能养育出“菲鱼”这样的奇才。但是,请不要忘记,他曾经是个“多动症”患儿,人总是坐不住,嘴老是停不下,干一会儿这个,马上又想别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他当教师的母亲,发现儿子在游泳池里总是充满兴趣,于是她果断地把儿子交给了游泳教练,这才造就了一个奥运奇才。遗憾的是,当今不少望子成龙的父母,常常不顾孩子的兴趣,一味强迫子女学钢琴、跳芭蕾、练书画,结果每每学艺不成,连孩子们原有的那点兴趣也被抹煞殆尽。
最后,我还希望当教师的,千万不要随便对学生说“你永远不会成功”之类的断语,要知道,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可能。我们的学生中间或许没有菲尔普斯,但是肯定会有未来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点鼓励吧,而不要恨铁不成钢,一动肝火就骂学生一事无成。(陈亦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