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热点
闻玉梅和她的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
2007-08-23  中国教育报  周晔 孙国根

字体大小:

  动力之源: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闻玉梅和她的实验室同事总是迎难而上,忘我工作,在任何时期、任何境遇下都不曾退缩过。

  抗非典期间,在闻玉梅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仅19天工夫,“灭活SARS病毒免疫预防滴鼻剂”研究就获初步成功。而成功的背后是一条荆棘丛生的研制之路:研究人员不仅要“零距离”接触SARS病毒,而且一些实验还必须在被称为“魔鬼实验室”的P3实验室里进行;更不巧的是,上海的P3实验室暂时排不上号……时间紧迫!闻玉梅没有丝毫犹豫,带着得意门生瞿涤教授迅速南下广州。到达广州的第二天,一个可怕消息传来:与闻玉梅毗邻的一个实验室同时有7人发起高烧,全部被隔离!危险如斯,说不害怕是不现实的。可是闻玉梅和她的同事却坚定地选择了留下。

在实验室二十周年庆典上发言

  P3实验室即“达到生物安全防护三级标准的实验室”,“魔鬼实验室”的称呼决非凭空捏造:核心区的压力达到-40帕,实验时得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令人窒息的特殊口罩和防护镜,操作程序极为繁琐。正常情况下只要5分钟的事,实验室里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在里面呆长了,会有“高原缺氧”的感觉,一般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年近七旬的老人!许多人劝闻玉梅不要进去,她却说:“这是第一手资料,我不能不看!”在实验室里,他们要培养出大量用于实验的病毒液,每天接触的活病毒量难以想象。最多时,每毫升病毒液中的病毒高达1亿个,而他们一做就是几百毫升病毒液!经过19个日夜的苦战,闻玉梅他们终于获得2000毫升的高效价病毒液,滴鼻剂的研究初战告捷。

  从战乙肝到抗非典,闻玉梅实验室同病毒的战争从未停止。在一场又一场艰辛的战役里,在一年又一年辛勤的工作中,什么是闻玉梅和她的实验室师生们的动力呢?

  记者在实验室看到一本装订精美的厚本子,封面上写着10个火红的大字:“人民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原来,在这厚厚的大本子里,收集了1998年至2000年寄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封有关希望应用抗原-抗体复合物治疗性疫苗的来信,他们中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及干部,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的。信中以深切的语言,叙述了他们饱受病魔折磨之苦,其情其景,催人泪下。

  让我们摘录其中一封来自江西省樟树第二中学一位老师的信:

  闻教授:您好!

  我是一名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在最近一次身体检查中,我班54名学生中,竟发现了1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几乎囊括了全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真令人痛心。17位家长同时找到我,个个都是愁容满面,心力憔悴地问我:“怎么办?……”

  当听到乙肝治疗性疫苗即将问世的消息后,他们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要我写信告诉您:“我们多少人如今都深陷于深重黑夜之中,伸长脖子,翘首盼望那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啊!乙肝治疗性疫苗,我们在焦急地期待着!”

  这是一位老干部用毛笔工工整整写来的信:

  尊敬的闻教授:在报端见到您将制成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报道,实感喜从天降,您这是在为全国1亿多人造福!

  我是个退休多年的干部,女儿11年前临产时发现肝炎,产后虽注射了疫苗,婴儿仍未幸免,至今母女俩都是“大三阳”。我们翻遍报纸、书籍,多处咨询,仍说是不治之症。您的发明实为我之大幸,我全家之大幸!如果该药还未投入市场,我们志愿当受试者,即便发生意外也无怨无悔!

  收到这些来自全国、催人奋进的来信,实验室所有的人都心情沉重,因为闻玉梅主持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历经16年之艰辛,虽已进入临床二期,但迄今仍未能用于大量病人,解除病人之痛苦。闻玉梅把这些来信精心装订后,在“前言”中深情地写道:“愿我全室科研人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在治疗乙肝方面继续努力奋斗,为人民解忧,为祖国争光!”

  这些信,不正是闻玉梅等不断进取、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动力之源吗?不正是“科研的目的是为人民”的真实写照吗?

  恩师情深:玉石奔马和金钥匙

  实验室的成果与辉煌也是老一辈科学家们培育的成果。闻玉梅一生遇到了3位难忘的恩师:一位是余贺教授,她研究生期间的启蒙老师;一位是林飞卿教授,教会了她严格治学;还有一位是谢少文教授,教会了她如何发挥创造性思维。

  谈起林飞卿教授,闻玉梅不无感慨地说:“她真是一位严师啊!

  我一生都感激她!两年里,我的讲稿,她一字一句地修改,手把手地教我怎样搞研究,极为严格地训练我。比如,做血清稀释时,必须规范,每管只能混匀三次,不能两次,也不能四次,要与机器一样准确无误;挑取菌落时,双肘必须贴桌,对准一个菌落,不许沾边,以免杂菌混入。”“跟林教授学了痢疾菌研究后,林教授语重心长地说,你跟我学得差不多了,应该换师了。”于是,林飞卿把闻玉梅推荐给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一级教授、中科院院士谢少文做“徒弟”。

  谢少文教授要求他的学生,每听一场学术报告,必须提问,而且不允许重复别人提过的问题,这就迫使学生必须时时在考虑问题。他还训练闻玉梅打乒乓球,以锻炼其敏捷。“谢老师一生无子女,我又失去父母,他待我像女儿。我非常敬重他!”闻玉梅深情地说,“在他那里,我真正学会了创新。”

  闻玉梅非常尊重和怀念她的恩师谢少文和林飞卿两位教授,把两位恩师的赠物——玉石奔马和金钥匙——视为至宝。

  在谢少文教授88岁那年,他把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执教50周年时学校赠予他的一对玉石奔马转赠给了闻玉梅,并深情地对她说:“我送你,是对你勤奋刻苦的赞赏;送给你,是要你继续中国微生物学事业。”无独有偶,林飞卿教授也出于对门生的一往情深,将国际友人赠给她的一把镀金钥匙郑重地转赠给闻玉梅,并叮嘱她:“继续打开微生物、免疫学的知识宝库。”

  闻玉梅在得到这两件“宝物”后激动地说:“这两件礼物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如有真正合适的接班人,我会将这‘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玉石奔马和‘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传下去。”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闻玉梅
· 我国首个治疗性乙肝疫苗年底完成三期临床试验
· 入学入职暗查乙肝 无奈催生“代检”机构
· 中药青叶胆被证具抗乙肝病毒活性
· 公益机构调查发现:六成幼儿园仍在违规体检乙肝
· 复旦一项研究表明乙肝妈妈可放心进行母乳喂养
· 乙肝小伙告招聘单位就业歧视 公司道歉赔7000元
· 华中科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模型获重要成果
· 中国乙肝病毒基因多功能共享数据库建成
· 大学生五次考公务员终上榜 因疑似“乙肝”被刷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