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刘志伟 余波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0-09-14

中花6号花生新品种推广1200万亩

  近日,由中国油料所廖伯寿研究员主持的“花生黄曲霉抗性遗传改良基础及中花6号的培育与应用”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培育出抗黄曲霉兼抗青枯病的高蛋白花生新品种中花6号。在实验室接种黄曲霉菌条件下,中花6号平均毒素含量比感病对照低10%左右,抗黄曲霉能力在现有改良品种中居首位。

  我国是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长江流域和南方的广大青枯病地区,利用品种的抗性是防治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应用于生产的抗黄曲霉品种很少。

  据了解,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等项目的支持下,以廖伯寿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团队针对国内外缺乏有效的花生黄曲霉产毒抗性鉴定方法,通过多年研究,建立了花生黄曲霉产毒抗性快速鉴定方法和技术标准,并于2006年获国家发明专利。同时,建立了花生黄曲霉抗性鉴定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首次明确了花生黄曲霉抗性遗传属性及与其他主要性状的协同改良潜力,并通过杂交和遗传重组,创造出一批抗黄曲霉兼抗青枯病的高油花生新种质,其中含油量达59%以上的抗黄曲霉兼抗青枯病种质为国际首次报道。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该团队在国内外首次培育出抗黄曲霉兼抗青枯病的高蛋白花生新品种中花6号。该品种属珍珠豆型早熟中粒种,是食油兼用型优质品种。在实验室接种黄曲霉菌条件下,中花6号平均毒素含量比感病对照低10%左右,抗黄曲霉能力在现有改良品种中居首位。同时,中花6号还高抗青枯病,抗性率达93.9%。

  自2001年以来,中花6号已在湖北、河南、四川、江西、湖南、广西等省累计推广120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9亿元以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