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让全国各地干部群众深深感受到国家对发展教育的决心。大家认为,教育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未来,紧紧抓住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就稳固了国家发展的基石。
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本报乌鲁木齐3月10日电(记者王瑟)家住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小塞丽娅今年刚刚14岁,这个学期她离开常年逐水草而居的家人,到县中学开始了寄宿生活。记者问她是否习惯新的生活,她回答道:“刚来时不习惯,很想爸爸妈妈,但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好,在学习和生活上非常关心我们。学习条件也好,电脑和实验室里的许多东西,我以前见都没见过,饭菜也很可口。”塞丽娅告诉记者,老师带着她们收看了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听老师说,我们能在这里上学,国家给了很大帮助。我希望自己以后能用学到的知识为家乡作贡献。”
小塞丽娅的故事只是新疆几百万农牧区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从2003年就率先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239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缴学杂费。新疆教育厅提供的一组数字表明,从2006年起,新疆每年投入1.4亿元用于农村校舍改造,而今年这一投入达到了3.6亿元。新疆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本报福州3月10日电(记者高建进)“去年免了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今年又惠及城市孩子,意味着全国城乡普遍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福州乌山小学校长朱坤震高兴地说。福建从今年春季起就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作为小学校长的他切身感受到这项好政策的深得民心:“新年一开学,家长们带孩子来注册时,个个喜笑颜开。我粗略算了一下,免除学杂费后,平均每个家庭每年能减轻260多块钱的负担。”
“这一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福建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潘玉腾教授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这就要求我国义务教育整体上从全面普及向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发展。现在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无疑将大大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
本报珠海3月10日电(记者杨连成)“政府工作报告把确立教育的公益性地位作为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前提,体现了政府将以更大的投入来推进全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心。”珠海市教育党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钟以俊说。
珠海是国内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从去年秋季起就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实行12年免费教育。今年,珠海市还将把外来工子女纳入免费义务教育范围,加大对民办中小学的投入和补贴,并选派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金湾区教育局局长胡海建告诉记者,从2005年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和人民满意学校以来,全区已实现了80%以上的外来工子女在公办学校读书。
为推动教育公平献计献策
本报兰州3月10日电(记者陈宗立 特约记者胡致之)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杰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温总理的报告使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看到了新的希望。由于历史和其他诸多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考录取率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的差距已超过40%;以甘肃为例,2007年,中央部属院校在甘肃省的录取比例仅为2.98%,低于全国平均部属院校录取比例1.3个百分点。为此,孙杰建议,可以考虑对落后地区教育采取有力的扶持政策,比如积极帮扶中西部地区一批办学条件较好的省属高校;将西部省属高校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纳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等。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家勋说,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要突破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技能、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等发展瓶颈,要靠农业高等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提高。甘肃农大坚持“以富民为己任”,改革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使高校的科技进村入户,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实现了共享共赢。
本报昆明3月10日电(记者任维东)西南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主任赵乐静教授对记者说,教育机会与过程的平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保证。我国目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受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温家宝总理提出,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强化政府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地位的标志性举措。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秦臻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应当加强基础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他说,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要保证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实质上的提高。实现教育公平,还要对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比如可以考虑增加名校招生名额对欠发达地区的投放。
本报南宁3月10日电(记者刘昆、颜维琦)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论述,让广西的教育工作者干劲更足了。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余益中请来全区教育专家,共商如何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广西的当务之急,就是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余益中说。由于体制、观念等方面原因,广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农村学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等都有待完善。“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首先要找准这些矛盾,想方设法研究怎样缓解矛盾,解决矛盾。”“必须尽快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在教育战线树立起来,这是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余益中提出,广西应考虑设立专门的科研课题,通过研究国内和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制定广西义务教育均衡指数等方式,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