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学者从学生的视角对影响远程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学生的独立性和学习环境是学生是否适应远程学习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数据来自对两所澳大利亚大学远程学生的调查)。其中独立性受来自社会环境(学生的经济状况和得到的社会支持)、动机(学生出于就业需要、个人内在需要、对学术追求、对经济的考虑)、时间(学生可用于学习的时间总量、可用来一次持续学习的时间、是否有规律地安排学习时间)、分离(地理距离造成的师生分离、缺少支持的感觉、学生自我选择的分离)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环境受来自物理环境(学生学习时可用的空间、学生所需要的独处的不受干扰的学习条件、学生所需要的学习设施、学生的经济限制)、学习准备(查阅学习指导手册、收集参考材料、制定学习时间表)、学习模式等因素的影响。18
另外,还有从下面几个角度来研究学习适应性的。
● 用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抽象的适应性的程度
艾什比认为: “一种行为方式是适应的,它就能使基本变量保持在生理学的限制之内。”19他试图将抽象的适应性转化成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适应性的程度 。这一点对通过学生学业的稳定性作为测量其学习适应性的一个子项是有理论上的支持的。
● 通过学习风格来研究学习适应性
还有人从学习风格和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风格性向(the learning style ori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learning outcomes)间的互动效果来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学习风格匹配研究,得出当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老师的不相匹配时则可帮助学习者开发适合环境要求的学习能力,并可通过培训增强学习适应性。 20
● 生物进化与学习适应性
还有学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提出根本的适应过程就是进化过程。而“进化的网络包含遗传的学习性向,可描述为(1)最初的条件引导学习在正确的方向上。(2)行为的趋势是加强意识到的不同环境间的差异,从而决定改变输入刺激物以促使适应变化的学习。(3)达到所希望的稳态的能力。”21这一观点从理论上支持了上述的从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适应性程度及通过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风格性向来研究学习适应性的可行性。
● 组织管理与学习适应性
阿尔文·托夫勒从组织的角度研究适应性问题并指出:“为临时目的组建的组织将大大地增加。从永久性的形式变成临时性的形式,这一变化实际上是社会组织对社会高速变革的现实做出的广泛而根本性的适应。”他认为:分散的为各种需要服务的小组织,它们提供服务的前提不是为了造就一个静态的能从事生产的工人,而是为了使个人能够适应经常发生的变化。22
这一观点对打破学校体制一统化,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去探寻一种不是僵化的而是弹性的网络大学结构,从而创设一种适应分散的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服务环境是很有启发的。
我认为,在研究中国网上成年人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时,其方法和视角都不能只局限在学习心理学范畴,而是要延伸到社会、文化、管理、技术、高等教育等领域。因为这些都构成了成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并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适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