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队现代后勤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海南省军区借驻地建设机遇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国防需求纳入地方“一盘棋”
■周辉侯坤刘小勇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这首《军民团结一家亲》熟悉的旋律,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如今,巡望海南千里海防线,一个个军民两用港口码头悄然落成,一支支应急专业保障新军破茧而出,一座座生态营区拔地而起……身处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海南省军区官兵,借驻地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东风,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式现代后勤建设发展。
“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使军民融合式发展在琼州大地日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强力推动了省军区部队现代后勤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双向对接、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海南省军区司令员谭本宏说。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启动后,基础设施建设掀起新一轮热潮。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率先崛起的物流业发展最为迅速:以7大物流园区、5个物流中心和两个配送中心为龙头的14大物流基地相继建成。海南省军区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将国防动员与现代物流“链接”,数个国防战备物资储备基地、应急物流动员中心应运而生,动员储备产品涵盖医疗、机械、食品等80多个领域。同时,他们还在海口、三亚等地相继建立10个物资储备协作区,使之成为军地联供、联修、联运的现代后勤保障基地。
海口秀英港,这个拥有两个万吨级泊位、年货物吞吐量超过500万吨的码头现在已经成为海南军民两用战备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像这样拥有战备“接口”、一旦有演习等军事行动,即刻成为转运战备物资和兵员重要枢纽的军民两用码头在全岛不止一个。近年来,他们还在粤海铁路轮渡项目、环岛高铁、环岛高速、海口新港等海南40多个重大建设项目中,预留军用战备“接口”,设立了军用列车到发线、物资装卸线、专用线接轨点和兵站等军事设施,使这些大型民用设施具备战时兵力、装备、物资快速投送能力。
今年10月初,短短10天里,强台风“海棠”“纳沙”“尼格”接踵登陆海南,洪水肆虐琼州大地……救援保障物资告急。“立即启动物资储备应急保障预案!”军地联合保障指挥中心一声令下,全岛上百个民用加油站迅速为部队救援车队补给油料,临时征用的物流基地300多台车辆满载冲锋舟、麻袋、药品和方便食品等救援物资迅速向灾区集结。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