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本科生考研回避就业压力
报告显示,武汉地区2010届高校毕业生升学、留学比例为11.1%,其中升学占9.8%,留学占1.3%。
“211”院校高校毕业生升学、留学比例最高,为36.3%,其中升学30.7%,留学5.7%,专科类院校最低,为1.15%(升学1.0%,留学0.15%)。
不同专业升学比例不同,在本科专业中,升学比例最大的前10个专业依次是哲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水利、物理学、测绘、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历史学。
不同专业留学比例不同,在本科专业中,留学比例最大的前5个专业依次是物理学、生物科学、统计学、测绘、化学。
王星分析说,持续升温的考研热一方面是由于各高校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就业市场目前对学历程度的偏好趋势,大多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倾向于将升学作为回避就业压力的重要选择。
交通运输、材料等10个专业就业率最高
报告显示,武汉地区2010届高校本科就业率最高的前10个专业依次为交通运输、材料、土建、海洋工程、能源动力、机械、公安、电子信息、地矿、仪器仪表。
专科就业率最高的前10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环保、土建、测绘、水利、机械、材料、电子信息。
武汉地区2010届高校本科就业率最低的10个专业为哲学、物理学、海洋科学、水利、生物科学、地球物理学、测绘、医学、历史学、法学;专科就业率最低的10个专业为公安、医疗卫生、医学、法学、教育学、法务、数学、财经、体育学、外国语文学。
本科就业率靠前的外国语文学专业是专科中就业率靠后的专业,专科中很好就业的测绘类专业是本科中最不好就业的专业之一。而机械学在不同学历中都是就业率靠前的专业,医学类专业则是当前就业率最差的专业。
“211”院校毕业生留汉比例有点低
报告显示,2010届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留武汉就业比例高达50.7%,但“211”院校毕业生留汉比例仅为38.4%。
王星说,“十一五”期间,武汉市经济高速增长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比例较高,但毕业生本地就业中专科和独立学院毕业生占多数,“211”院校毕业生留汉比例远低于独立学院/民办院校(58.8%)以及专科类院校(53.3%)。
在武汉地区2010届高校毕业生中,不同生源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不同。其中,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的生源更倾向于毕业后回生源地就业;而华中、东北、西北的生源则倾向于毕业后留汉就业。(记者 万建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