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进入"独二代"时代 重养轻教孩子任性
2011-04-07    中国妇女报

字体大小:

  外企高管李先生是个“工作狂”,同为80后独生子女的太太经营着一家美容院,作息时间也不固定。他们的女儿甜甜从出生起就一直放在姥姥姥爷家,如今已经4岁。甜甜妈通常一个星期回去看一次孩子,而李先生因为频繁出差,常常是一个月才能见上孩子一面。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很多像甜甜爸妈这样的“独一代”家长选择把“独二代”交给自己的父母照顾。近期天津市的一项“独二代育儿现状”大型调查显示,有60%的“独二代”被“独一代”“全托”在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家,周末才被带回家和父母团聚。

  隔代教育为数众多

  据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在北京,有70%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88.9%由祖辈教养;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已占到总数的一半。

  城市隔代教养比例不断攀升,和近年来城市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现象有关。随着70后、80后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他们已成为我国第一代“独生父母”,家庭教育也随之进入“独二代”时代。在两代“独生子女”家庭里,第一代独生子女多数没吃过什么苦,生活经验不足,缺乏照料他人经验,孩子降生后不知所措;而“4-2-1”的家庭模式也使得老人更加珍惜孙子孙女,加之他们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很自然地将照顾这唯一的“希望”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习惯性地包揽了本该由年轻父母承担的一切,这也从客观上促成了一些终日忙碌的“独一代”对自己的孩子“大撒把”,最终将养育下一代的重任转嫁给了祖辈。

  父母放手孩子问题多

  不可否认,老人对孙辈的隔代教育具有很多正面的影响:祖辈家长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悉心照顾孩子;而且,由于他们经历和经验丰富、生活压力比年轻人小、心理会更放松,心态也就更平和一些,对孩子自然更有耐心,愿意倾听孩子、与孩子交流,一起分享生活与成长中的快乐。

  然而,与父母的亲子教育相比,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地会有差别,对“独二代”的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弊端——

  重养轻教孩子任性

  在“独二代”面前,很多老人、包括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老人也都没了原则,有求必应,事事迁就,“重养轻教”、甚至是“有爱无教”,忽略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现象极为普遍。在教育方式上,老人对孩子的各种需求通常采取简单的直接满足的方式,忽视引导孩子探索、学习和经受锻炼,孩子的户外活动和同伴交往也比较少。在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任性、自私、孤僻、为所欲为的性格。这实际上给孩子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对其健康成长不利。

  “独二代”疏远“独一代”

  不少“独一代”很关注孩子的学习,他们往往在孩子上学后,有意识地花些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但是,由于学龄前的六七年时间,他们很少和孩子在一起,错失了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最佳期。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致使他们从感情上不愿意接纳父母、当然也就不能接受父母对自己已养成的某些习惯的改变,尤其不能接纳父母对自己的批评,稍不如意孩子就大发雷霆或顶撞父母,两代人的“战争”逐步升级,有的还会上升为“肢体冲突”,闹得一家人都不高兴。

  “独一代”和子女的冲突或疏离在“独二代”家庭中并不少见,被娇惯了的孩子非但不听从父母的管教,甚至会认为父母不如祖辈对自己好,对父母反而感情冷漠,其结果是“独一代”管不了“独二代”的尴尬局面往往令亲子之间关系紧张。

  造成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妈妈要求孩子自己收拾书包,孩子还没动手,奶奶先代劳了……这是很多“独二代”家庭中经常出现的场面。当不少“独一代”参与教育“独二代”时,却发现祖辈家长对孙辈教养的主导态度是“疼”孩子,而不是“管”孩子,其教养方式缺乏理性;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与老人的是对立的,老人或因不理解,或出于对孩子的爱而瓦解孩子父母的教育成果,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处于一种典型的多头领导状态——即被爷爷奶奶管、又被爸爸妈妈管,但却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没有统一的教养制度,这种多头领导常常会将幼小的孩子置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中,容易使孩子形成多重性格。

  实际上,“独生父母”一方面依赖于老人照顾自己的“独二代”,另一方面,又对隔代养育的效果不满意。这是一种很无奈的局面。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家长“冬季”必看:下雪后 带孩子玩雪的注意事项
· 教养之道:“熊孩子”爱手机不爱亲爸亲妈怎么办
· 十种教育方式,让孩子超级反感
· “好孩子”身上的致命伤,你知道吗?
· “严母慈父”的教育方式靠谱吗?
·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你需要记住这些
· 有这样4句话,对他有帮助
· 有这样4句话,最好不要说
· 家长,“育儿”先得“育己”
· 坏孩子就是被“骂出来”的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