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负令】竞赛
竞赛成绩不得作入学依据
严禁学校、教研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以任何名目,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在校中小学生集体补习文化课程或上新课,不得通过组织补习、辅导向学生收取费用。
同时坚决禁止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
严禁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引导本校学生参加校外文化课补习班。公办校教师任何时间都不得到校外任教,今年将严查“公办校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任教”。
此外,不得统一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报名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活动,禁止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各中小学校不得为学科类竞赛活动提供场地。
■追访
部分区县小学已取消期中考
海淀区教委小教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很多年前,海淀区就已经取消了辖区内小学的期中考试,目前很多学校采取诸如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小竞赛的形式,检验学生一学年的学习效果。
据了解,继2003年,北京光明小学率先尝试淡化考试的概念之后,低年级淡化期中考试的做法成了教改的“大方向”。去年,崇文小学期中考试就采取了游戏代替试卷的方式。石景山区实验小学目前正在探索通过平时的竞赛活动逐渐取代考试的模式,据该校教学副校长杨红介绍,除了寒暑假外,学校每个月会设定一个“校园主题节日月”,据悉,学生在各个节日上的表现将折合成成绩,纳入到学期总评中。
也有部分小学持不同意见,一位小学德育主任认为,期中考试只是学校对学生阶段性的测试,看看学生一段时间下来,掌握了多少知识,还有哪些漏洞。
家住海淀区的吴女士说,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虽然相比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的紧张程度会轻一些,而且女儿每次期中考试都能拿90多分,但是多少会有一定压力。吴女士听说中关村一、二小已经将“期中考试”的概念换成“验收”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挺好,在不知不觉中检验了孩子的学习进度。”
学校将家庭作业分成三层次
教委“减负令”刚颁布,部分学校已经出台了实施措施,北师大励耘实验学校将家庭作业分成容易、一般和较难三个层次,供学生自己挑选。
据该校老师刘永奇介绍,2月22日区教委“减负”工作会议后,学校先后召开行政干部和教研组长、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和全体教师会议,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减负。据他介绍,学校各科老师会将每天布置的作业内容、作业时间最后汇总到学校“课程与教学处”,该处有专门人员负责监控每天各个学科老师家庭作业的布置情况。
刘永奇称,学校会随时抽查班级布置作业是否超量,并随时公布抽查结果,同时还会每天对学生进行抽查询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