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4-04-01

冲破“霾”伏 向大气污染致癌说“不”

  ——— 谈癌色变 ———

  适当警惕但不用过分猜忌

  沾上癌症,一切幸福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城市癌症发病率总体上高于农村,肺癌是城市居民发病率较高的癌症,吸烟是重要的致癌因素,背后与空气污染也有关系。

  “当然,这种高度关注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提醒人们遵循规范、安全的生活方式。”欧阳学农主任医师也认为,量化到每个人,大气污染的致癌几率不高,但危害在于几乎难以完全避免这种可能。大气污染在致癌方面的危险度已与烟草、紫外线和石棉等致癌物处于同一等级。空气污染除了可能导致肺癌,还有可能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风险。如果长期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下,就会大大的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率,例如肺癌、肝癌、胃癌等。

  “只有相对安全,没有绝对安全”。临床上,致癌原因是很复杂的,导致癌变要有许多前提条件。“如今,各类‘致癌说’泛滥成灾,今天这个不能吃,明天那个不能碰,好像每天都受到癌症的威胁。” 欧阳学农主任医师也强调说,“致癌说”存在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往往没有明确的科学报道或实验研究定量的分析,来证实具体多少含量、多长时间足以致癌,所以人们应当适当警惕,但不用过分猜忌。

  “‘谈癌色变’倒也没有必要,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些‘死亡数据’中获得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欧阳学农主任医师指出,癌症患病率的正常值是十万分之五左右,因为40%的癌症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来进行科学预防,而癌症的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到六成以上。

  ——— 吃喝住行 ———

  日常生活皆需防癌

  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吃喝住行都有防癌之道。

  吃:增加在家吃饭的次数,每天定时定量饮食就餐,食物经常变化。少吃肉,多吃新鲜的蔬果,在保持以谷类为主的膳食结构的同时,逐步增加豆类、豆制品和蛋、奶、禽、鱼类的摄入比例。不抽烟,少饮酒,不吃垃圾食品,如烧烤、膨化、油炸食品等。同时,发霉的米、面、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黄曲霉毒素,应弃之不吃。

  喝:限制摄取酒精性饮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此外,含糖饮料也不“清白”,绝不能大量饮用。喝大量的含糖饮料,再加上运动缺乏,多余的能量就会导致人体肥胖。而肥胖会造成人体代谢紊乱,加大各器官的负担,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息息相关,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家庭可采用合格的家用净水器,这是解决当前饮水致突变性的简易方法。

  住:家庭装修应该尽量少用人造板材。新居装修多用天然的材料,比如杉木、实木等,不要过多地使用墙纸、三合板、刨花板等。墙纸、三合板中的胶水、黏合剂含有甲醛、苯等致癌物。新居装修后,至少要通风3个月—6个月后再居住。

  行: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瘦,每天进行30分钟到60分钟适当强度的身体活动。搞好个人防护,必要时外出戴防护口罩,这对于减少大气对人体的危害,降低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将大有裨益。此外,定期的专业防癌体检,是防治癌症的最好手段,如在胃癌的高发地区,胃镜则是健康体检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