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01-27

人民日报:“核雾染”说法没依据

  “华北大面积持续雾霾由‘核雾染’造成”的博客文章近日在网络上流传甚广,该观点在遭到专家驳斥后,网文作者又贴出了《再谈中国核雾染问题的事实和原理》一文,对专家的指责进行了“辩解”。“核雾染”说法有无科学依据?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及国内外专家。

  我国煤炭中的含铀量高?

  【回应】煤炭中铀含量比土壤中的含量还低;摸底调查未发现内蒙古煤矿开采造成核污染

  网文:“煤炭中普遍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铀,而内蒙古煤矿普遍和铀矿伴生,其煤铀伴生的成矿机理决定其煤炭含铀超高。”

  “我国煤炭中的铀含量极低,比土壤中的含量还低,”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长陈亚飞表示,“中国铀矿资源匮乏,且是重要战略物资,被严格控制。每新建一个煤矿,都要先对煤质进行检测,地勘部门把关,如果铀含量很高,不允许开采。”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曾于2013年3月组织核工业专家对铀矿区所涉及的煤炭矿业权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摸底调查,未发现煤矿开采造成核污染的现象。

  “设立的12个铀矿区,铀矿资源位于煤炭资源的上部,两者是垂直上下关系,一般相距30米左右。”该市国土资源局表示,网文所述“煤和铀矿石混在一起,难以分开”与事实不符,“挖煤过程中作为杂质携带了10%的铀矿石”的假设不正确,“10亿吨煤的产量就意味着有1亿吨的铀矿石被糟蹋掉”的论断更属无稽之谈。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实验室“核辐射探测仪”项目首席技术官龙岸文等人员,带着测量核辐射的科学仪器,辗转鄂尔多斯市神山公沟煤矿以及陕西省神木县的尔仁兔煤矿等地进行实测。“检测数据均在正常值以内,未测量到铀道峰。”龙岸文介绍,在鄂尔多斯东胜区神山公沟煤矿的存煤区进行测量,空气中的剂量仅为0.06μSv/h(环境辐射水平读数小于0.2μSv/h为正常)。

  记者了解到,美国地质勘探局曾发布《煤和粉煤灰中的放射性元素》报告,指出煤炭虽然可能含铀,但一般与普通土壤和岩石中的含铀情况差不多。

  中国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告诉记者,根据“全国煤矿放射性核素含量数据库”的统计结果,我国煤矿煤样的铀238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值是每千克79.5贝可,可以安全利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