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教育经费4%的目标被写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努力,4%依然是触手可得却又遥不可及。3月5日,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优先发展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我们期待,2012年,我们可以跑步冲向目标——教育经费占GDP4%!

1 2 3

温家宝:有两个数字比GDP更重要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有两个数字比GDP更为重要,一是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是研发经费占生产的比重。这两条就决定了民族和国家的创新力量……[详细]

| 我有话说 |

比起对轨道交通、高铁等动辄万亿的“慷慨”投资,10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到4%。在捉襟见肘的经费面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庄严承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要达到4%。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进入参与讨论

part1

教育经费4%情结:为什么是占GDP的4%?如何确定?

“教育经费4%”,已经成了中国教育界和公众的一个情结。多方人士认为,这一指标重点借鉴了上世纪80年代一个名为“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合理比例研究”的国家课题项目的结果。1983年初,中央领导要求研究政府教育经费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多大比例的问题...[详细]

教育经费4%缘何难以实现
part2

教育经费占GDP4%:触手可得却又遥不可及的目标?

现状:教育经费4%目标18年未实现 欠账超1.6万亿

根据教育部财务司、《中国统计年鉴2009》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从2000年到2009年10年间,以4%的比例为目标,则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0年累计“欠账”已达16843亿元。2002年到2003年间,经费投入甚至还出现了0.06%的倒退。截至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12231.09亿元……[详细]

探因:投入不足、投入层级失衡、权责不明现象亟须正视

教育经费4%的国家战略目标,最早始于1993年。然而,十几年过去了,4%依然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目标。这个其实只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目标,为什么在中国就那么难实现?是钱的问题,还是其它问题?抑或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详细]

期待: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物质保障,也是公共教育财政的重要职能。在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如何从机制和体制上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部分省市地方政府为实现纲要规定即将进行试点……[详细]

——编者言——

4%,这个简单的百分数,反映了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它的实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教育的优先发展,意味着由教育促成的人力资源的增值。尽管中央和地方教育财政投入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各界围绕“4%为何达不到”的讨论不曾降温。缘何一个如此近的目标,走了那么远的路程,还是没有达到?思考、决策、行动,坚定不移,方能到达目标!

内容合作:

页面制作/内容策划:王凌燕

联系电话:010-62603568

>>详情点击

 
Copyright(c) 1994-2011 CERNIC,CERNET 京ICP备020072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