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高招政策 > 相关动态
中戏今年起取消专科招生 比去年减少15人
2015-01-06    人民网-北京青年报

字体大小:

中戏今年起取消专科招生 比去年减少15人

总招生人数为580人 比去年减少15人 不设外地考点

  原标题:中戏今年起取消专科招生

  本报讯(记者 董鑫)昨天,中央戏剧学院发布2015年本科招生简章。从今年起,中戏将取消高职(专科)批次的招生,共在表演系、戏剧文学系等10个系别、23个专业方向计划招收本科生580名,总招生人数比去年减少15人。此外,今年中戏不设外地考点,仅有北京东城和昌平两个考点,考生在报名时需要特别注意。

  高职(专科)今年不招生

  从2002年起,中戏开始高职(专科)批次招生,专科班中曾诞生过周韵、张静初等不少现在活跃在银幕上的知名演员。从今年起,该校取消了高职(专科)招生计划,中戏院长助理郝戎表示,取消专科是为了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办精英教育,以后没有特殊要求的话,该校都不会再招收高职批次考生。未来该校将继续完善本科专业结构体系并加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最大程度保证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表演系招收50人

  今年,中戏最受关注的表演系将招收50人。2015年该校与俄罗斯最古老的戏剧学府——圣彼得堡国立戏剧学院合作开展表演专业本科双学位校际交流项目,今年首招25人,由两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互认学分,学生将在两校各学习两年,成绩合格者将分别获得两校颁发的毕业(学位)证书。该专业学生今年暑假就将进行俄语课程的学习,大一、大二都会在俄罗斯度过,大三、大四回国继续学业。郝戎表示,除了表演人才,该专业也有意培养专业戏剧俄语方面的人才。此外,中戏新开设的戏剧策划与应用专业方向将在2015年开始招生,计划招生24人。该专业方向为国内首创,将着重培养学生在戏剧策划、编创和应用方面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

  电视编导学制变为5年

  从今年起,该校电影电视系影视编导专业方向的学制调整为5年。郝戎表示,调整的目的是在五年制教育中加强课程的配套性、渐进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技术能力,实现培养实践型影视导演、编剧艺术人才的教育目标。另外,今年中戏也将对部分专业的专业考试内容进行调整。其中,舞剧系舞剧表演专业的考试由原先的三试改为两试,电影电视系影视制片专业方向将二试命题叙事散文写作改为议论文写作。

  今年暂不设外地考点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春节时间较晚,考虑到人员调配问题,今年中戏的艺术考试暂不设外地考点,仅在该校北京东城校区和昌平校区设立两个考点,同时引入电子检录和指纹采集,既可缩短考生考前等待时间,也能最大程度地确保考生公平。考生可通过该校招生网站报名,报名时间截止到本月18日,考试时间为2月26日至3月15日。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中戏表演系仅749名考生入围复试 淘汰率近90%
· 中戏2014年招生近600人 新增舞剧系首次招生
· 中戏研究生导师:能写戏曲剧本编剧全国不到10人
· 中戏2013年表演系招生考试开考
· 中戏表演系:近万人竞争50名额 初试淘汰率19比1
· 中戏:表演系2013年至2022年每年只招50人
· 徐翔委员回应“艺考热”和“学生整容”问题
· 北影中戏80后校花在干嘛?
· 看动漫学数学 中戏博士“戏剧数学学习法”试教
· 中戏、北舞07年招生计划出台 2月底专业测试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