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高招政策 > 相关动态
江苏省教育厅回应:新高考方案未定勿信不实传闻
2013-10-15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有媒体报道江苏拟取消“小高考”加分政策,英语不再计入总分,省教育厅回应——

  江苏新高考方案未定 勿听信不实传闻

  据南京某媒体报道,江苏省新一轮高考方案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俗称“小高考”)的调整方案已初步成形,江苏“小高考”加分政策拟取消,考试时间也计划有所调整,此政策预计从本届高一开始实施。报道还提到,江苏新的高考方案拟将英语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形式计入高考成绩。

  本报讯(记者 缪志聪)日前,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目前江苏正在组织专门力量,着手开展新高考方案的调研工作,一旦方案形成,将及时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省教育厅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不要听信当前关于高考方案的不实传闻,以免被误导。

  据介绍,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从2008年开始,江苏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方案。从方案实施的情况来看,经过这几年的微调完善,对于高校的人才选拔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荐内容>>教育部新闻发言人:高考改革方案仍在讨论研究 
推荐内容>>方案制定者解读高考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
推荐内容>>多位专家证实:高考改革方案最快下月公布

  为进一步适应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从今年3月份以来,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专门力量,着手开展新高考方案的调研工作,先后召开多个座谈会,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听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考部门、中学和高等学校,以及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研制新一轮高考改革指导意见,江苏新的高考方案也必须符合国家高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并且要与中学课改、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等相结合。为此,在高考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江苏省教育厅还将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以便制定出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更符合江苏实际的高考方案。

推荐专题>>中国教育在线:破解高考英语改革之谜
推荐内容>>人民日报:莫让高考改革“打摆子”
推荐内容>>2016年江苏新高考方案预计年内公布 
推荐内容>>高考加分保送政策瘦身 明年自主招生竞争更激烈
推荐内容>>高考取消外语听力利弊几何?   专栏>>高招政策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江苏省教育厅:高考新方案明年8月报批
· 江苏省教育厅:洛阳高级中学晋升为省内四星级普通高中
· 江苏省教育厅:遇极端恶劣天气 停课或停止校车运营
· 江苏省教育厅:全面取消中小学借读保证“籍随人走”
· 江苏省教育厅公布2013年省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 江苏省教育厅:让学生真受益
· 江苏:公办中小学食堂经营服务将不再对外承包
· 2017年江苏高考英语改“一年两考”
· 江苏高校对师生学术不端行为坚持实行"零容忍"
·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为率先建成教育强省服务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