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公务员考试
多地欲推公务员职级改革 酝酿8年尚无试点方案
2014-12-12    人民网-新京报

字体大小:

  - 现状

  “基层公务员绝大部分难以升迁”

  “东方不亮西方亮、职级点燃新希望。”听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作出“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部署时,在河南省南阳市一县直机关工作的基层公务员张明(化名)用这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

  县直机关工资2300元

  张明40岁出头,在县直机关工作近20年,目前月工资2300多元,“也就是养家糊口,遇到家人生病、孩子念大学,有些捉襟见肘。像我这样的基层公务员是绝大多数,既升不上去,又不忍放弃体制内这份工作,很矛盾,这种心态势必影响工作”。

  据张明讲,即使升到科级,前途依然堪忧,临近的中牟县一直执行50岁“一刀切”“退居二线”政策,“就是科级干部到了50岁没升上去的,全部免职,今年据说免了60多个副科级”。

  基层公务员的待遇偏低

  来自地方党政部门的调研报告,也印证了张明的说法,职务与职级并行“到了不改不行的关口”。

  江西省吉安市编办今年2月发表的《完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思考》一文提出,“2012年底,吉安市公务员84%在县以下机关工作,94%是科级以下干部。由于受制于机构规格和职数限制,绝大部分难以升迁,只能在科员、办事员这两个底层台阶上走完职业生涯”。

  该文提到出基层公务员的待遇实情:基本工资待遇偏低,“目前公务员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构成,工资的高低主要由行政职务高低决定。据统计,2012年,吉安市县乡两级公务员的年平均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分别为14428元和13290元”。

  工资增长缓慢,“以2012年新考录的县乡基层公务员为例,本科学历,参加工作时年龄24周岁,2013年转正定级为科员25级2档,月级别工资380元,如果在其工作期间一直没有晋升机会,也不考虑其职业生涯过程中的工资改革或工资标准调整,按规定连续两年考核称职可晋升一个级别工资档次,连续5年考核称职可晋升一个级别工资,那么在其退休时至多可晋升到18级13档1294元,即36年工作历程共增加了914元(每年增加25元)”。

  屏蔽此推广内容  干部年龄断层比较严重

  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去年12月发表的《关于执行干部职务与执行并行制度的调查与建议》一文称,“以河南省为例,截至2012年底,全省基层公务员年龄结构老化情况与2009年相比明显加重,干部年龄断层现象也比较严重。”

  文中称,“在与基层干部交谈发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年龄较大的干部得不到提拔升迁,就在编离岗退二线,致使青年干部进不来或提拔不了,新老干部交替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记者 王姝 贾世煜)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公务员职级改革如何破解“跑级族”?
· 公务员职级改革多地欲推但未启动
·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公开遴选机关工作人员简章
· 是谁抢走了公务员的“麦克风”?
· 曾冒用学籍被拒录公务员 少年污点该背负一生吗?
· 4种情形不宜录用为公务员
· 四道问责紧箍咒约束公务员
· 公务员规矩多权力大参加国考人数增344倍
· 以科学手段约束公务员
· 古代公务员的考勤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