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国考竞争最激烈职位的竞争比这一指标,同样显示着2015年国考确在降温
2011年国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节能与科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达到4889∶1;2012年国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为4124∶1;2103年国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一职,竞争比竟然高达疯狂的9411∶1;2014年国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国家民族事业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为6980∶1。而在2015年国考中,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是“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这一职位虽说竞争激烈,但竞争比仅为2624.5∶1,远远低于往年国考中竞争最激烈职位的竞争比。
2015年国考为何会全面降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4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解释,首先是因为2015年国考的职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招录机关对招考职位的描述更加具体,资格条件设置更加详细,有的职位明确描述了工作地点、户籍政策、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减少了考生的盲目选择,有效地引导了考生的报名。
其次,随着这几年社会媒体对公务员职业的分析报道增多,考生对公务员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往出现的跟风报名情况在减少,报名更趋理性。
最后,2015年国考更加注重报名的诚信机制建设,更加严格报名纪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明确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一些不诚信的报考行为将列入诚信档案库,同时也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比如规范报名注册事项等。以前可能有些不符合报名条件的人,会报个名试一试,今年这种情况大幅度减少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报考数据虚高的“水份”。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直言,2015年国考降温与近一段时间中央强力反腐、落实“八项规定”、整治“四风”等一系列举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竹立家分析,过去,许多年轻人把当公务员看作是一件既能发财,又很荣耀、有面子的事情。然而前一段时间,习近平主席明确表态,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习主席的告诫以及中央的一系列组合拳,在净化官场风气的同时,也在让青年人对公权力、对公务员这个职业的认识回归理性。”
其实,许多年轻人热衷考公务员的现象,早已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与反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就曾指出,中小企业是创造社会价值的主体之一,政府通过收税来进行二次分配。社会上总要有人创造价值,可是如果社会上最优秀、最有希望的人都向往政府部门,而不选择企业,那么谁来创造足够的价值以供政府分配呢?社会又怎么能均衡发展?
“59.2∶1的竞争比还是很高,许多发达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比才十几比一。”竹立家建议,想要给公务员热降温,一方面,企业应该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职位,去吸引并留住年轻人;另一方面,我们社会中官本位的思想还需要继续淡化。
“归根结底,年轻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今的公务员不会再是那种只有收益、没有风险的职业。当官就要依法行政、按规矩办事,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竹立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