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候选“热门”——
我的“激情授课”
每堂都有愉快体验
高飞在西南交大从事心理课程教学7年来,被学生评价为:激情授课。记者发稿时,她以1168的票数名列前十。“如果你只能有4、5分钟赶到教学楼做实验,而这时碰到一个外地语言不通的老人问路,你该如何沟通?”这样的场景在她教授的择业课上层出不穷,而这些模拟的场景都是高飞平时精心收集的,来自世界500强的招聘现场、企业HR(HR-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她告诉成都晚报记者,每一堂课对自己都是愉快的体验,因为自己上课的状态很快乐,所以学生上课也感到身心放松,没有压力。
记者手记
个性化服务:大学老师的“必修课”
西南交通大学本次启动“最受本科生欢迎的老师评选”虽是该校首届,但网络海选最受欢迎老师的活动在各大高校早已呈现方兴未艾之势。而纵观在“海选”中拔得头筹的大学老师们,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教授哪一门课程,“个性”是他们共同拥有且一以贯之的特点。如果说教学过程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内容提供,那么在如今多元的社会中,在最倡导创新思想之大学校园,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已然成为老师们走进学生心中的不二法宝。
这种“个性化服务”并非使用网络潮语那么简单,那也许是授课形式上的出其不意,如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刘占祥教授吹葫芦丝来答谢学子;也许是从教学目的源头出发使的内容完全不同,就像寇玮华老师掷地有声说出的:“不做利用考试为难学生的无能教师,不做照本宣科授课的无知教师。”
当90后们纷纷攻占“大学校园”,当他们在海量信息的围追堵截中早已习惯使用新媒体工具为自己打造最个性的内容服务,相信充满个性但专业的大学老师将引领他们度过最风华正茂的四年,并寻到探索科学与智慧的路径。(记者 田芳 刘祎 摄影 见习记者 陈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