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化专业特性
打好人生的基础,不要过早给自己套上帽子
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常常遗憾专业不对口。
对此,韩启德想强调一点,“大学,特别是普通高校,应该弱化它的专业特性。”
在他看来,现在大学生有些过多强调自己的专业知识,其实在大学里定下专业,而且就业时马上能够用上,是不太切合实际的。
“我们读大学时也分专业,但我觉得,专业只是个大概可能的方向。”韩启德说,大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基础既是专业的基础,更是有能力从事各行各业的基础,也是整个人生的基础,你上了大学,只能说你有更好的基础,但不能说你一定要从事什么专业。
在韩启德看来,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要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培养这样三条素质:首先无论把你放在什么地方,你不会被挫折和困难弄得患抑郁症,再困难也不会放弃,同时又有一种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再加上在大学学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本领,到什么地方你都不怕。
“我的次序是倒过来的,首先是你的心理素质,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然后是能力,之后才是有一定的专业本领。”韩启德强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近年来在高校方兴未艾。
对此,韩启德直言,“个人职业生涯没法制定,我也从来没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
对于经常被问到“你怎么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呢,你是怎么计划的?”
他的答案很简单:“没计划,让我今天干这件事,我就干得最好,下一步做什么我从来不太考虑,考虑也没用,只会增加痛苦。”
这位已经66岁的老人和眼前青春激扬的年轻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你只要把现在给你的事做好了,自然会有新的机会。我不太同意,小小年纪,缺乏阅历,国家机会那么多,可变因素那么多,却非要现在制定一个职业生涯。现在很多人念MBA、管理之类的,一套一套理论,给我们套帽子不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