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路还得靠自己
“要与母体校错位发展,二次创业”
陈璐刚刚从西安交大城市学院毕业。对她而言,当初报考城市学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安交大的名气。
谈及4年的学习,她觉得“很值”,因为学校的师资大部分来自于西安交大,学院的校园文化也与母体校有相通之处。据了解,城市学院成立之初,西安交大的牌子和师资发挥了决定性的积极作用。即便目前,城市学院专职专任的教师,西安交大的老师占了近60%,管理层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选聘于西安交大。
“‘西安交大’这块牌子无疑是重要的。”陈光德坦言。但是,经验告诉他,增强自身实力、发展特色是独立学院更为关键的要素。
建院伊始,出于应急,城市学院照搬了西安交大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但是,由于生源层次的差异,城市学院的学生很不适应,授课的老师们也不适应,“曾经在一门课程的期中考试上,没有一个学生通过。”陈光德认为,不能完全把母体校当作复制的模本。
城市学院很快进行了调整。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城市学院与西安交大错位发展——交大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城市学院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重新制订适合学院学生培养的教学计划,起用新教材,构建适合本学院学生特点的理论、实践和素质教育体系。”陈光德介绍说,这是城市学院这几年来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
推荐阅读:湖北4所独立学院“摘帽” 考生家长感觉"面生"
推荐阅读:明年起全国各大名校独立学院将自授毕业生学位
推荐阅读:名校学位难掩尴尬 独立学院毕业生求职普遭拒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杨清海也意识到,要与母体校错位发展,即他口中的“二次创业”,转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校。“独立学院不是高职,也不能办成研究生预备校,要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在他的眼中,加大应用性学科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的当务之急。同时,在学科内容的融合以及课程设置的横向扩张方面,独立学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出路,还得靠独立学院自己。”陈光德说得很坚决。(记者 杨 彦 朱 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