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生联招会总干事张鸿德表示,两岸先前已有默契,台湾将比大陆先放榜,被岛内高校录取的陆生,在大陆就不再上榜。
大陆高考一结束,多所台湾高校“抱团”赶赴符合招生资格的大陆省市开办宣讲会,希望在报名截止前做最后努力。
6月11日,辅仁大学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东阶梯教室作招生宣讲,当该校副教务长高义芳走进可容纳400多人的阶梯教室时,面对讲台下疏疏落落的学生和家长,满怀期待的他坦言非常意外。
有岛内媒体担心,报名人数少,各校也无法满额录取,明年要争取比2000人更多的陆生名额恐怕会有问题。
设限让陆生却步
“我身边也有不少同学希望到境外深造,但没有一个人申请台湾高校。”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小林说。
相比消息初出时的热盼氛围,为什么如今会出现如此冷清的局面?
岛内业界承认,台教育部门的“三限”(限校、限量、限领域)、“六不”(不加分、不得影响岛内招生名额、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允许校外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续留台湾就业)等“紧箍咒”,对陆生一限再限,让不少原本有心入岛求学的陆生望而却步。
台湾大学教务长蒋丙煌表示,当世界各地都用奖学金吸引优秀学生时,只有台湾还在搞封锁政策,“脑袋瓜不清楚。”
推荐阅读:闽再派300大学生赴台就读 台对接院校数创新高
推荐阅读:台湾首次招收陆生 为何41所高校“颗粒无收”
推荐阅读:台高校联合说明会将召开 招生对象为6地考生
推荐阅读:台湾高校大陆招生遇尴尬 2000学位或招不满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50强榜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高考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文科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理科招生50强名单
今年同时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寄来的硕士录取通知书时,小林考虑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最终决定到香港读研。他说:“香港可以申请奖学金,台湾不可以;在香港读书未来会更广阔,比如可以留港工作或继续深造,但在台湾不可以;香港课外实习机会也会更充分,但在台湾甚至不能帮导师做课题。”
“今年毕竟是第一年面向大陆学生招生,所以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台湾当局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有实验的意味。”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学者分析认为,“相信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这些限制有可能会放宽。”但愿这不只是一种期望。
据岛内媒体报道,台教育主管部门官员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年后会对陆生赴台进行全面检讨,包括“三限六不”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