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建言收集当代教育家言行录
2011-03-21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20日,纪念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老校长谢希德诞辰90年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谢希德之子及其生前同事、学生回忆了谢老在科学和教育事业方面的卓著业绩,以及淡泊、严谨、乐于助人的品格。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像谢希德这样的杰出教育家在生活琐事中的处世品格,是活灵活现的,可以拿来颐养千千万万学生的东西,远比高屋建瓴的套话更具有教育意义,大学应该注重这样的精神传承。

  杨玉良回忆说,谢希德是中共中央委员,是复旦的校长,她却始终坚持一个学者的姿态。她上、下班跟学生和老师一起在公车上聊天,没有一点官气。“文革”结束不久,谢希德大胆提出把最好的学生送到海外留学,彼时她还曾被诬为“美国特务”,却不畏流言大力倡导建立复旦美国研究中心。这种一身正气、科学精神和学术眼光令人赞叹。

  “尽管那时‘文革’结束没多久,但学校的风气非常好。那时候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对谢校长也是怀着非常敬仰的心,我们不是怕她,而是作为一种尊敬,发自内心的尊敬。”杨玉良说,回想当时复旦的学术气氛,一种努力投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氛围非常清晰。他认为,这跟谢校长本身的人格魅力分不开。现在中国大学都存在学术精神淡漠,导师在学术上不严谨的状况,学术精神有所消减。许多官员、干部也是“官不大,官气大”。

  杨玉良认为,大师在生活中的点滴作为,比起空谈套话,对学生、对青年教师的教育作用和陶冶作用更大。而一所学校的校风如果风清气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在这里诞生。

  就像孔子弟子记录其言行并收入《论语》一样,杨玉良建言退休教师记录在复旦各个学科做过贡献的先贤的生活、工作艺术,文科学生也可以在暑假采访一些老教师、老校友这些对清正校风、培养学生将有很大的作用。

  (记者 邹瑞玥)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复旦经济学院有望招国际硕士
· 复旦大学启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
· 中科院院士李大潜:数学教育应注重人文内涵
· 复旦大学:2015年起“换一种活法”
· 复旦大学发现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新机理
· 复旦已签约毕业生留沪率高达75.73% 27人创业
· 复旦完成搭桥术后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
· 复旦大学2015外语类保送生体验营招生简章
· 复旦大学2015年外语类保送生体验营招生简章
· 复旦大学推出中国高校首个社会科学数据平台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