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创新需要大手笔”
记者:在上述背景下,您认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应从何突破?作为教育界的代表,您对未来五年高等教育发展的预期是什么?
纪宝成:我认为当前最有效的改革之举是将高等教育明确区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体系,分别举行高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精英教育模式下的人才选拔方法一刀切地要求所有人。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一种大手笔的创新,一种根本性的改革,我不相信会永远这样高考下去。
教育走过“十一五”的辉煌,未来五年,我希望看到四个方面的进步。首先我希望看到,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以后还要继续稳步增加;其次,希望基础教育均衡化基本实现;第三,希望高等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总投入的四分之一,整个高等教育水平普遍提升,一流大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十二五”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第四,希望教育改革继续取得突破性进展。(记者 姚晓丹 丰 捷)
专家观点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朱高峰
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要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面对广大学生,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在高校,如果教师课上得很好,受到学生欢迎,但是没有发很多文章,就很难评上教授。而从小学、中学开始,对学生的评价总以高分为唯一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其综合素质如思想道德状况、学习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另外还存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而高校中工科教育与理科教育模式趋同。高等教育的改革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理工农医、文法经史进行区别研究。(记者 姚晓丹采访整理)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确保4%经费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郭国庆
目前,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已达8200万,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得益于这些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向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优秀专门人才。要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目标,需要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这些方面都需要依靠优先发展教育来进行,要坚持育人为本,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确保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姚晓丹 温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