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复旦校长:教师"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
2010-09-19    新闻晚报

字体大小:

  昨天,在复旦附中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做了主题报告,痛斥当前校园内外存在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指出教师“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呼吁教师教给学生丰富的思想和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

  乱象一:教师不读学理方面书籍

  目前,一些大学教师平时不读学理方面的书籍,只读一些学科方面的文献,这一现象值得警惕。杨玉良介绍道,大学教师带学生做学术研究,应事先梳理完这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并给学生罗列出需要学习的相关文献,提前看完学生研究领域的文献和书籍。只要学生存在抄袭行为,教师会在第一时间内发觉。然而,现实是,一些学生存在抄袭行为,教师根本不知道,导致失职。

  杨玉良指出,“现在,不管是小学老师、中学老师,还是大学老师,只要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还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很多教师已经重复教了很多届学生。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应该不断地自我改进。”

  乱象二:“走穴”之风对学生危害大

  时下,一些教师喜欢“走穴”,奔赴全国各地讲课、做报告。杨玉良说了一段亲身经历:自己当副校长时,曾经参加过一个论坛。论坛结束后,会议的主持人透露,一名从外地邀请的经济学领域教授,在论坛做40分钟报告的“出场费”高达20万元。

  “大学教师为社会服务是应有的责任,这种服务必须在深入细致的学理研究基础上,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杨玉良指出,与此同时,这一风气对学生的危害很大,学生也在观察自己的老师,不知不觉中会跟着老师“学样”。

  杨玉良还举例说道,每次知名学者来大学做报告结束后,往往都会有几名学生拥上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用作留学申请的推荐书,直言要出国留学,请学者签个名。学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杨玉良觉得,大家可以把这些归咎为社会本来就是功利的,但非常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杨玉良呼吁道,对于教师而言,“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

  乱象三:一些人脸皮变“厚”了

  “现在,有些人可以做到不顾礼仪廉耻。一个国家精神的衰败和一个国家文化的衰弱,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脸皮变厚,没有羞耻感,说的话都变成‘套话’。”杨玉良回忆道,他曾在媒体上看到一名贪官被判刑后,对记者说:“辜负了党对我的培养……”;还有一名买官者振振有词地说道:“我知道买官是违法的,我无非是想买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听到这些话,让我大跌眼镜。”杨玉良说道,“我们的社会价值观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他表示,要挽救当前一些“精神颓废”的社会现象,教师负有非常重要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们要培养的人必须对真理和规律有敬畏感,对下三滥的东西要有羞耻感,此外还要有历史使命感。”

  无论是大中小学教师,都应有这种责任感。一方面,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另一方面他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各种能力,而是要充实学生的思想。杨玉良呼吁道,“一名教师,如果不能时刻对自己的事业保持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唯恐教育不好学生的恐惧感,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复旦经济学院有望招国际硕士
· 复旦大学启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
· 中科院院士李大潜:数学教育应注重人文内涵
· 复旦大学:2015年起“换一种活法”
· 复旦大学发现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新机理
· 复旦已签约毕业生留沪率高达75.73% 27人创业
· 复旦完成搭桥术后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
· 复旦大学2015外语类保送生体验营招生简章
· 复旦大学2015年外语类保送生体验营招生简章
· 复旦大学推出中国高校首个社会科学数据平台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