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会信息
教育部2010年第6次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
2010-08-30    

字体大小:

  袁隆平八十大寿执教《开学第一课》:九十岁时要让水稻亩产一千公斤

  “袁老太神了!记忆力真好啊,一遍过。”导演拍完袁隆平《开学第一课》的宣传片,一进门就忍不住讲袁老的“神奇”。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袁隆平曾经这样描述过自己的梦想。

  今年《开学第一课》以梦想为支点,袁隆平无疑是为孩子讲述梦想的最佳人选之一。但是联系到袁老着实不容易。近几年来袁老专注于水稻研究,十分繁忙,几乎不再接受任何采访和拍摄。第一次联系袁隆平时,袁老的秘书婉拒了。我们的导演没有放弃,多次联系袁老,阐述节目的理念,表达诚挚的邀请之意。《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在央视一套首播,恰好9月6日是袁隆平八十大寿,袁老担任《开学第一课》的老师,将是送给全国孩子们最好的开学礼物。最终,在我们努力下,袁老答应为《开学第一课》拍摄宣传片,鼓励全国的中小学生追寻自己的梦想。

  8月2日,我们的导演飞赴湖南拍摄袁隆平的宣传片,地点定在袁老的家里。来到袁隆平家中,导演吃了一惊,没想到袁隆平生活如此简朴。袁老的家是一处上了年纪的老房子,有些破旧,厕所经常坏,有关部门曾经打算为袁隆平修一修家中的厕所,但是袁老说,还能用,不用修了。

  拍摄当天气温达到40°C,我们的工作人员都觉得酷热难耐。年近八十岁的袁隆平衣着非常朴素,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地坐在镜头前,看上去只有六七十岁,没有丝毫的不适。整个拍摄过程,留给工作人员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袁隆平的时间观念非常强。袁老每天忙于杂交水稻研究,时间排得很紧,拍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当导演和袁老沟通完拍摄内容后,袁老调了一下手表,说:“二十分钟。”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反应过来。袁老看了一遍台本,说:“好了,拍吧。”接下来,袁老十分流畅一字不差地说出了所有的台词,一遍就拍摄成功。所有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愣了,目瞪口呆。为了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以往拍摄都是把台词分成几段,一条一条地拍,而且经常需要重复拍摄几次,整个拍摄过程这样一气呵成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我们的工作人员啧啧称赞:“连哏儿都没打一下啊。袁老太神了!记忆力怎么这么好?”这时,袁老的手表发出“滴滴滴”的声音,大家正纳闷,袁老说:“我刚才定好了时间,二十分钟,现在时间到了。都拍好了吧?”导演刚说完拍好了,袁老就起身和工作人员告辞,立即又回实验室投入到研究中去。

  袁隆平的秘书告诉我们,袁老每天都坚持打气排球,哪怕像这样40°C的天气,袁老也没有中断过。

  袁老马上就要八十岁了,面对《开学第一课》,他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杂交水稻能够走向全世界。袁老说,到九十岁时争取杂交水稻亩产能够达到一千公斤。“到那时我还能干!”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中国国际智慧教育展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 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三万余项
· 教育部2010年第7次新闻发布会专题报道
· 直播:《纲要》工作小组新闻发布会—职业教育
· 《规划纲要》工作小组新闻发布会直播预告
· 教育部2008年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 教育部2008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 教育部2009年第10次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 教育部2009年第9次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 教育部2009年第8次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