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会信息
教育部2009年第4次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09-02-25    

字体大小:

  下面,我再介绍《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GB13000.1这个字符集总共汉字20902个, GB,是 “国标”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在汉字部首归部方面我们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汉字信息处理、辞书编纂等方面有各种不方便的地方,有的时候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我们发布部首归部规范以后就起到了统一的作用。归部原则是按照字形的特点来归部的,比如拿到一个字,首先从左、上、右看哪个能成为部首,能成部首的就选成部首。比如说“文质彬彬”的“彬”,一看是“木”字旁就归到“木”部,那就到“木”部去查。再比如“闻”,一看外部是“门”,就不要到“耳”那儿查。如果左边和上面都不是部首,那就取右边或取下边,如“颖”就取“页”做部首,“染”就取“木”做部首。如果几个部首叠合,比如说江西的简称“赣”,在左边取部的时候,可能有一点一横,或者一个“立”,一个“音”,部首叠合的时候就取复杂的部首归部,比如赣归入“音”部。实际上文章的“章”从字义上来讲不应该是“立”“早”,应该是“音”“十”。音就是音乐,“十”表示多,多篇音乐就是“章”。还比如“兵”,上面应该是“斤”,下面是一横,一撇一点。而不是“丘”“八”。我们这次归部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很多乱拆汉字的问题。

  《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都是推荐性标准,鼓励社会使用。我们国家标准,有一些是强制性标准,有一些是推荐性标准,语言文字跟别的东西不一样,它牵扯到每一个人,我们没有办法用一个一成不变的非常严格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这两个标准的发布,对于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促进汉字部首排序检索的统一、推动辞书编纂、汉字信息处理以及汉字教学等,都有重要意义。这两部规范已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发行。

  最后,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再讲一点我们后面要做的工作。我把它叫“余言”,有两层意思:一是余,就是多余的话;二是我,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信息化和文化传承是当下两大热点话题。信息产品中的语言文字标准过去更强调技术性,很多字形的输入法拆字,主要是考虑技术,与教育领域相关的语言文字传承常常有差距,因为教育界主要讲究字理,这样就出现了学校的信息化教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不协调,老师和学生用的软件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文字原理出入差别很大,这样很不利。怎样克服这样不协调的现象,怎么样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是值得我们今天思考的一个问题。

  近些年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加强了面向汉语汉字教学标准的制定工作。近期将发布两个标准,汉字部件规范标准和汉字独体字标准。过去汉字部件,各地叫法不一样,比如“纟”有些叫绞丝,有的地方叫扭丝。单人旁有的叫立人,有的叫单人,需要规范。汉字教学中,有时为了让学生好记,根本不管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比如说“饥饿”的“饿”,有些老师跟学生这样讲,说“饿”好记啊,饿左边是食字旁,吃饭啊,我要吃饭就饿了,但是,下面再问:要是一个虫子旁,一个“我”,那是我要成为虫子吗?一个单人,一个“我”,就是我要一个人吗?如果一个“女”,一个“我”……!我们感觉到在汉语文化传承和信息化方面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当然,我们这些规范标准都是为教师、为信息教育产品的研发人员提供知识和规范,我们不主张把这些东西直接教给学生,特别不主张去难学生、考学生,语文课应该教得生动一点、活泼一点。不要让语文知识代替能力。因此,这些规范只会给从事教育的人带来帮助,而不会增加教学难度。如果哪个学校让学生去死背这些规范,我想那是最笨的。通过规范来促进中小学信息教育与汉语汉字教学保持一致,使悠久灿烂的汉字文化在信息时代能够更好传承的。而这些也许和我们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将会有关系,我们可以和陈总一块儿合作。

  我就介绍到这里,大家如果有问题,我们还有两位课题研究组的教授可以解答。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中国国际智慧教育展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 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三万余项
· 教育部2010年第7次新闻发布会专题报道
· 教育部2010年第6次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
· 直播:《纲要》工作小组新闻发布会—职业教育
· 《规划纲要》工作小组新闻发布会直播预告
· 教育部2008年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 教育部2008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 教育部2009年第10次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 教育部2009年第9次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