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政策法规 > 省级政策法规 > 辽宁
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资助贫困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的通知(2002年6月7日)
2006-03-20    

字体大小:

为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认真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指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辽宁省教育厅决定从2002年开始在全省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资助省内15个贫困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项目,是教育扶贫工程的重点项目。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巩固普九成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省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资助我省15个贫困县,建立农村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是加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行农、科、教结合,发展绿色农业、科技农业、与国际接轨农业、环保农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扎实工作,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二、资助范围

辽宁省康平县、建昌县、义县、阜新县、彰武县、建平县、喀左县、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清原县、新宾县、岫岩县、桓仁县、西丰县是此次资助的对象。资助每县2所农村初中,各建一个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并帮助每县培训20名农村科技教育的专业教师。

三、受资助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受资助学校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要把建立科技教育示范基地与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

才结合起来,并有一定的支持力度。每年投入科技试验推广费1-2万元,给学校划拨30

亩以上土地,有条件的市、县教育部门,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保证每校有2名科技教育专业教师。

2.受资助学校能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设置相关专业,有自己编印适应本地实际情况的

乡土教材的能力。

3.受资助学校要有详细的建立科技教育示范基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受资助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专款专用,并有具体

措施。

四、资助经费

从教育系统扶贫捐款中支付600万元人民币,建立30个农村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支付30万元人民币,为农村实施科技教育培训300名专业教师。

五、监督措施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建立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是把救助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为确保扶贫项目取得实效,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受援县教育局要同省教育厅立责任状,教育扶贫款要专款专用、专人负责。如发现挪用或违规操作,省教育厅将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并收回资助款项。

申报审批程序

1.受资助学校按要求填写申报项目审批表,申报可行性研究报告,于6月26日前报省教

育扶贫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基金会)。

2.省教育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涉农院校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公平、公正、公开考察、评

估、论证。

3.省教育厅审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关于“一所村小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意见(2002年5月14日)
· 辽宁:学校面向学生的收费项目全公开
· 关于建立学校卫生保健安全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2002年5月22日)
· 省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关于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公教人员工资的通知(2002年7月25日)
· 《辽宁省开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试行)》(2002年8月13日)
·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 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通知(2002年9月13日)
·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2002年全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的意见(2002年3月4日)
· 关于做好2002年辽宁省高考考生体育竞赛优胜者资格审核确认工作的通知(2002年5月14日)
· 教育厅关于规范全省高中招收择校生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年6月7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