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
4月3日
据新华社北京电,我国将推出针对大中小学的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据介绍,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语言课程标准已对汉字书写提出要求,但没有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进一步推广这项工作,有助于青少年书写规范优美汉字,提升文化底蕴。
4月7日
据《光明日报》,苏州及其所辖五市七区均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专家组评估,这标志着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
4月10日
据南方网,广西师范大学论坛流传一篇帖子——《广西师范大学六位校级领导接见一位美女秘书》,其中转载广西师范大学领导为教学评估集体迎接教育部评估组女秘书,并在官网上以新闻形式发布,并配发学校校长、副校长等6位校领导迎接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秘书的合影。此新闻引发围绕高校评估利弊的社会大讨论。
4月18日
据《北京青年报》,2008年北京“小升初”政策出台,一些热点初中在接收就近入学的划片学生后,将余下的大部分名额按比例分配给各小学,由小学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向中学推荐。
5月
5月10日
据新华社电,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举办座谈会,基层教师代表和包括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内的知识界人士呼吁,新任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后应停止实施“去中国化”的高中语文教学纲要,恢复《论语》《孟子》等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5月12日
综合消息,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地震中大量校舍倒塌,大批中小学生伤亡。
5月14日
据人民网,“高考移民诉讼第一案”开庭审理。14名西安考生因学籍和户籍不符合陕西省招生政策被取消参加2008年高考资格,家长以学生名义将有关部门告上法庭,据悉,有此遭遇的考生一共有88名,这起罕见的“群体诉讼案”,堪称中国“高考移民诉讼第一案”。
5月22日
综合消息,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5?12”地震发生时,弃学生于不顾,第一个跑出了教室,其后他在天涯论坛上发表《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讲述身为教师在地震后的心路历程,其中一些看法和言论具备争议性,引爆全国上下关于师德的大争论。
5月28日
据四川新闻网,全国及四川省内一批高校出台在2008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中针对地震灾区高考生的录取照顾政策和关爱计划。教育部在灾区实行高考计划单列,灾区学生将单独考试,单独填报志愿和单独录取。对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考生实行特殊照顾政策,包括破格录取、免试。教育部下发正式文件,要求各有关高校面向四川省的招生计划,在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2%。
6月
6月6日
据《中国教育报》,教育部在京召开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联席会议。宣布到2007年秋季,全国共有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宁夏等16个省份实施高中新课程。至2008年6月,已有316万名毕业生结束高中新课程学习。今年秋季,还将有山西、江西、河南、新疆(包括兵团)等4省份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6月10日
据《中国教育报》,作为200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上海将于年内完成60所农民工子女小学办学设施的改造并将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这批农民工子女学校转为民办小学后,在其中就读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免交学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并由政府向其实施基本成本补贴。
6月17日
据《中国教育报》,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班,不得招收往届生插班复读,支持民办教育机构举办高考补习学校(班)。作为过渡性措施,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可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教育资源等举办补习学校,但不得抽调公办普通高中教师授课或辅导。
6月21日
综合《兰州晨报》、《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消息,天水市政府宣布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期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秦州区的高考替考案件告破,认定为一起有计划、有预谋的山东高考移民和山东籍考生替考相交织的严重团伙作弊案件,涉案人员包括政府官员与教师等。
6月27日
据新华网,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