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卫兵:不能完全依赖中介 需自己主动确认学校资质
在澳大利亚,私立学校性质类似于国内的民办高校,由企业或私人拥有和管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私立学校投资方的资金链断裂时有发生,产生了一连串私立学校倒闭的连锁反应。面对如此高的留学风险,为什么国内的莘莘学子还趋之若鹜呢?昨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的刘卫兵教授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纵横》采访时说:这和当初澳大利亚私立学校入学门槛低以及毕业后可直接办理技术移民等有关:
刘卫兵:因为去澳大利亚相比之下可以规避国内高考所谓的铁杠杆,比如有些孩子包括高中毕业生学习稍差一点,那么他们可能愿意在澳大利亚做另一种选择,说白了,这种学校门槛比较低,只要交够一定的钱包括上了一定的保险,办了一定的手续,他肯定就给你发一个入学的通知书,先在这样的学校读一些预科。
再有一个很关键的,2007年以前,像这种职业教育学院,说白了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跟原来澳大利亚的叫技术移民政策有一定关系,可能在这样的学校,经过一定的学习成了所谓的技术人才,可能将来办澳大利亚移民比较顺利。
从2007年开始,澳大利亚调整了技术移民的政策,海外留学生无法再直接申请技术移民,使得通过上澳大利亚的学校而获得永久居住证的路难上加难。
受巨大利润的驱使,国内留学中介大多没有向前来咨询的学生通报这一重要信息,继续向这些承诺办理永久居住证的私立学校输送学生。面对澳大利亚这么多水平参差不齐的大专院校,如何才能了解到真实全面的信息呢?刘卫兵认为,不能完全依赖中介,还要自己到相关部门询问信息、确认学校资质:
刘卫兵:其实各地方教育部门,尤其是教育部,有留学资格的,应该经过教育部审批,包括各省都有。经常我也听到有一些家长说,好像教育部审核的一些合法的,他们的成本比较高,要价比较高,还真有一些要价比较低的,当他要价比较低的时候你就得划一个问号了,这个是最基本的区别。
再有就是你要每年去看,教育部每年有年检,比如三年前它合法并不意味着今年依然合法,比如它没通过去年的年审呢,一定要注意这个变化。
再有就是要关注教育部发布一些留学预警,比如这次对澳大利亚的莫瑞迪安,曾经也发布过到南非。选择国外的这些学校通过中介,你也得去考察一下,这个学校它的品牌、到底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品牌在这个社会上影响包括规模大小。再有就是考察一下口碑,所谓的口碑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对这个学校的反馈,是认为这个学校对学生到底负不负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