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在十八大报告中,提高教育质量被冠以“着力”加以强调。对于表述上的这种细微变化,教育界代表都感到责任重大、任务紧迫。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目前,中国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十八大代表、东北大学党委书记孙家学说,“高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主要职能,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肩负着教育强国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国家所需,是人民的期待。徐梅认为:“今后,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到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上,切实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转变管理体制机制以及资源配置方式,把提高质量作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根本导向。”十八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说,今后,武汉大学将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坚持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核心理念,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改革;进一步更新学术观,改革评价机制;进一步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处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关系。
作为长期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十八大代表,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杨荣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是不能回避的话题。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要保证国家课程的高水平的落实;其次让学生在夯实发展基础的同时,体会到现实的快乐;再其次就是在提高学业水平的同时,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广泛的兴趣以及实践能力。
十八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认为,素质教育不只是简单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它实际上需要学校整个教科研体系作为支撑。对高校而言,应确立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下大力气提高教育质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