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贺根生  科学网  发布时间:2008-07-03

“燃料乙醇生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通过了鉴定

  我国主要甘蔗产区不能用甘蔗汁直接生产酒精的历史近日被改写。6月26日,由广西科学院和广西农垦思源酒业有限公司承担的“燃料乙醇生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丛威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在菌种选育、改造、发酵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燃料乙醇研发、生产越来越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广西是我国主要甘蔗产区,但因为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甘蔗燃料乙醇难以进入市场。

  为了推进广西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2006年,在广西科技厅的支持下,广西科学院联合广西思源公司开展燃料乙醇生产关键技术攻关。经过一年多努力,筛选出具有耐高温、发酵速度快、蔗糖转化率高等特性,适合以甘蔗汁为原料乙醇发酵的优良酿酒酵母菌株,从而简化了工艺和操作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建立了一套甘蔗汁直接发酵酒精的生产新工艺,并在广西思源公司完成了日产10吨规模的中试,连续稳定运行10天,发酵醪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8.6%。

  丛威表示,该项研发技术业已成熟,成果产业化前景广阔,下一步应集中力量抓好成果转化,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业化。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