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教常识
让赏识回到孩子身旁
2001-10-19    周弘

字体大小:

  在从上海开往南京的列车上,我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个婴儿哭了,年轻的父母马上千方百计地哄他、逗他、安抚他……望着望着,我突然想到,婴儿的啼哭,也许只是身体略有不适,就得到了如此的关注,而在现实生活中,多少孩子的心在哭泣,又有谁来理会呢?

  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的重压,使最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教育仿佛也在异化:

  我们好久好久没有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了——小时候,正是这种目光把孩子包围,使他们心里充满温暖……

  我们好久好久没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了——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话都最想对父母说,面对居高临下的父母却往往是相对无言,默默无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们好久好久没有拥抱自己的孩子了——在发达国家常常看到这样的标语:“你今天有没有忘记拥抱你的孩子?”……

  我们好久好久没有夸我们孩子聪明、漂亮了——这正是每个孩子心灵深处的强烈需求啊!小时候他们都是在这类赞美声中欢快地成长……

  那么我们充满爱心、望子成龙的家长都在干什么呢?

  ——一个女孩数学考了86分,妈妈一把抓过试卷,没看也没问就把它撕成碎片,冲孩子砸去,随后又抓过塑料绳一边劈头盖脸地抽打孩子,一边责骂着:“考这么一点分,真丢人!照这样下去,一辈子也成不了才!”孩子呆呆地站着,泪如泉涌。

  ——一个男孩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好消息,好消息,老师今天终于表扬我了!”你猜这位母亲说什么:“我不要听,我根本就不要听!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一受表扬就会翘尾巴的东西!”小男孩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

  时代发展到今天,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已显得刻不容缓。心灵饱受创伤、在分数线上苦苦挣扎的孩子多么渴望父母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啊。怎么办?有没有适合当今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

  有。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是每个家长都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了的教育方法。

  我在领悟到这种方法后,把3岁半仍一个字也不会说、震耳雷声也听不见的哑女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

  聋童尚有如此潜力,健全孩子难道无潜力可挖吗?我又把这套方法介绍给许多健全孩子的家长,结果不仅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早慧儿童,而且使许多在绝望中苦苦挣扎的差生很快燃起了希望之火,命运产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我在南京和全国各地作了数百场题为《父母曾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的报告,均产生强烈的反响。家长的普遍感受是——开窍了,后悔的是——没有把那口子带来,希望知道的是——下次报告会在哪里。

  一位年轻的母亲听完报告后彻夜难眠,给年仅6岁的女儿写了一份长达6000字的忏悔录。她含泪反思到:“当今独生子女的教育,如果说在生活上父母惯坏了孩子,也许在教育上恰恰是孩子惯坏了父母

  ——孩子对父母各种要求的尽力满足,使当代父母变得越来越贪心。”

  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很久很久前就提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我们认为: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拥有着不可侵犯的人格,表现出独一无二的个性,我们应当无条件地信任、尊重、理解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项内容。不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是教育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悲剧。既然要教育您的孩子,就应相信他是天下最好的孩子;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这个万物之灵而自豪。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地被打倒,也要坚信他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来。科学的成才观不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而是给孩子一个更加美好和充实的童年。孩子的心灵处于舒展还是压抑状态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激励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充满自信,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一味指责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一个人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的,是势不可挡的。中国正面临着一场教育的大变革,世界也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教育改革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赏识教育应当成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切入点,应当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百花园中的一种模式,一朵奇葩。

  这就是我写《教你如何赏识孩子》的原始动力。(《教你如何赏识孩子》周弘著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18日第8版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