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CERNET2 > 前沿动态
IPv6走过拐点形成产业链 仍面临商业化挑战

  【互联网周刊专稿】“对于IPv6,你可以夸夸其谈,也可以杞人忧天,甚至危言耸听,现在都没问题。”这句听起来有点含糊的话,其实正是对全球互联网现状的一个精当的描述,也是众多公司对IPv6的态度和反应的写实。

  2004年伊始,IPv6相关新闻频见报端:美国国防部最大的IPv6试验网络Moon6完成了第一阶段测试,并启动第二阶段测试工作;中日韩拟主导IPv6技术,斥巨资建设新网络;作为CNGI项目的预演,2004年“全球IPv6高峰论坛”推出中国首个IPv6演示网络等等。各方的频频动作昭示着全球IPv6产业正以加速度进入2004年。

  IPv6什么时候能够被广泛接受,成为市场的主流、能够商品化?这个时间表正在日益明朗化。

  利益交叉点

  经过媒体数年启蒙培训的人们,早已知道IPv6的出现源于IPv4地址空间耗尽的潜在威胁。“让地球上每一粒沙子拥有一个IP地址”成为IPv6最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于是有人兴奋的宣称,实现IPv6以后,要为自己的每根头发申请IP地址。

  几乎所有的人都承认IPv6是毫无疑问的未来趋势,是巨大的商机和利益。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领域,IPv6的优势如此明显,其取代IPv4的趋势如板上钉钉般确定无疑,可偏偏被长年累月藏在实验室里,迟迟得不到实际的应用。

  当然,在地址资源充沛的北美网络运营商看来,IPv6无关紧要,毕竟单单美国一个麻省理工大学就能够拥有和中国一样多的IP地址;但对于饱受地址分配不公之苦的亚太和欧洲地区、以及需要掌握大量地址资源以推动移动信息社会到来的移动通信厂商来说,IPv6的意义可想而知。而要在网络中应用这一新的协议,势必要对网络进行重新调整、升级、乃至改造。这就意味着所有与网络有关的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都要支持IPv6协议,并要保证与现有的IPv4协议相兼容。这种改造要求网络运营商对现有网络设备升级或更新换代,对设备制造商来说则意味着正在投向市场的大批IPv4产品即将受到冲击,既得利益濒临挤压的境地。

  目前,人们对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有了几个大胆的预测,一是形成类似电影《黑客帝国》中的Matrix体系,另一个说法是IPv4的时代我们落后四载,IPv6时代我们与时俱进。其实两种说法都难免有偏颇之嫌。正如候自强对IP这个基本概念的两分说法,在传统运营商那儿,IP业务是全IP(all IP),而在新兴运营商那里,IP业务是纯IP(pure IP)。两种说法的字面微妙差距,折射出IT、电信两大产业的商业模式中间横亘着的巨大产业鸿沟,IPv6也未必能够短期的融合。那么IPv6给我们的最现实的希望会是什么呢?

  前有激进者诺基亚大声疾呼:IPv6势在必行,否则难以促进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后有网络设备市场领先者的Cisco表示,虽然Cisco已经为使用IPv6解决方案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但现在的网络还没有到非IPv6产品不可的时候。无论是用户、运营商还是设备制造商,大家的思路是一致的,都希望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投资,IPv4的网络能持续使用的时间越长越好。

  下一代网络协议牵扯到互联网的每一个环节,IPv6让IT巨头们失去了长久以来的默契,让更多的国内厂商嗅到了跻身技术更新时代的一线契机。

  IPv6什么时候能够被广泛接受,成为市场的主流、能够商品化,这个时间表正在日益变得明朗化。

  商业化挑战

  “对于IPv6,你可以夸夸其谈,也可以杞人忧天,甚至危言耸听,现在都没问题。”这句听起来有点含糊的话,其实正是对全球互联网现状的一个精当的描述,也是众多公司对IPv6的态度和反应的写实。

  IPv6早已不能被称为一项“新技术”,它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制定这一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取代已经确立20年的IPv4标准。与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其它技术概念相比,IPv6遇到的争议可以说是最少的,人们早已形成共识,那就是IPv6最终取代IPv4是大势所趋。

  IPv6还具备其它重要的优点,例如它支持规模更大的网络结构,改进了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具有自动配置、移动计算、数据组播和更有效的网络路由聚合等。应用IPv6后,互联网将变得更加简化,将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质量。

  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曾经说,从商业角度来看,利用IPv6可以做到永远在线,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更新的商业模式。也许我们把这句话换个说法更现实:我们只有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才能体现出IPv6永远在线的商业价值。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只是一种人们进行通讯的有效方式。它引导着我们去重新思考经营企业的方式,而且提供了足够的反面教材。美国唱片行业协会(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正在美国对非法下载音乐文件的音乐爱好者发动一场大搜捕。对于人们提出的许多版权收费方案,RIAA作为老练的商业巨头不可能一无所知。显然,RIAA只是躺在丰厚的既得利益的温床上,不愿意适应新的网络环境,而是一味地维护旧有的商业规则,力求回复逝去了的辉煌时光,打着法律的旗号,掩盖他们不思进取的本来面目。

  同样,要用一个纯IPv6网络替代今天构建在IPv4协议基础上的网络,必然是一个耗资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IT产业上、中、下游厂商的全方位参与,其中应用开发商和运营商的态度自然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里又呈现出一个技术标准与应用之间的“悖论”—没有应用,再好的技术也只是空中楼阁。

  正在形成的产业链

  NGI、NGN、3G已经在媒体、运营商们的大力鼓吹下深入人心,但更多的人却还不知道要实现这一切,目前的IPv4网络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换句话说,IPv6是NGI、NGN、3G的基础,是未来通信网络的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

  IPv6在地址的丰富性、网络的安全性、服务质量的保证、终端的移动性方面都提供强大的支持,从而使得NGI、NGN、3G的实施有了坚实的网络基础,成为真正能够大规模商用的网络。

  在目前从事科研的机构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高校、国内主要的通讯设备厂商、国家制定标准的部门、网络运营部门中,IPv6都在快速的发展。

  在2003年的CERNET年度学术会议上,北京邮电大学的马严曾表示:未来2到3年IPv6在校园网中的部署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IPv4在这个阶段依然是基本协议,校园网在试验的基础上部署IPv6系统。马严同时还指出IPv6网的导入不仅是指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升级,而且包括相关的一整套的管理、安全、服务支撑和应用系统,例如需要同时部署支持下一代的网络管理系统和支持下一代的网络安全系统等。从产业惯性和用户投资保护角度看,IPv4到IPv6并存相容的平滑过渡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已到了大规模建设IPv6的前夜。也就是说现在的网络虽然不会一夜之间立即大规模升级到IPv6,但现在采购网络设备就必须要求其具备支持IPv6的能力。只这样才能保证网络、业务、投资的延续性。

  在3GPP R5版本中,已经将IPv6作为协议标准。3G强调一个概念:“永远在线”,即手机永远是在网络中的。而永远在线的方式就需要分配两个唯一的地址给终端和相应的网络端,以实现移动互联网的端到端互联,因此移动上网提出了更多的IP地址需求。而业界普遍认为3G在今明两年将会加快发展,中国的3G也会进入启动期。

  与此相呼应的是,各主要运营商已经纷纷行动起来,着手进行大规模IPv6网络建设方案的研究与论证。早在2002年初,湖南电信IPv6实验网项目启动,这是我国运营商在IPv6网络建设中迈出的实质性的第一步。此后,各主要运营商陆续启动了一些IPv6实验室项目,在组网、过渡策略及业务探索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这些为下一阶段我国大规模IPv6网络建设与部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近中国联通高层表示:2005年联通将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提供IPv6支持的服务。联通的这一重大举措既与CNGI这个大背景有关,同时也出于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CNGI这个大背景,体现了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作用。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的产业部署,其框架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通信产业,它将成为承载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信息平台,将深刻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并且进入千家万户。下一代网络所承载的信息服务,将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提高生产效率,并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这不是一个2到3年内立竿见影的单一产业,它是未来5到10年影响国民经济走向的基础产业,只有政府才有力量从战略高度主持和引导。政府的导向与政策一旦明朗,产业界的跟进就是必然的了。

  可喜的是:中国IPv6的商用化进程,实际上已经过了“生存关”,中国政府对IPv6的态度已经明朗,大规模IPv6的建设项目CNGI已经启动,“鸡和蛋”的问题不再是争论的中心。在政府的引导下,重心被转移到如何合理有效地建设网络、“零成本过渡”以及应用探索与推广。CNGI项目将成为整个IPv6产业部署进程的孵化器和助推器。展望2004年,中国的IPv6产业部署将以网络基础建设为主题,进展较快的运营商将于今年年底前进入IPv6应用及过渡策略的探索阶段。尽管中国的IPV6产业链并没有完全形成,但进程已经加速。

  “CNGI”与“Moon6”的闪击战

  2003年下半年,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传统互联网大国,同时启动了令世人瞩目的IPv6重大项目。 2003年年底,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CNGI)正式启动,中国的IPv6网络进入了实质性部署阶段。同年6月,美国国防部正式提出在美国军方规划实施的“全球信息网格”中全面部署IPv6的重要政策。2004年初,根据政府规划,我国各大运营商加紧了IPv6核心网络的方案设计与项目规划。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最大的IPv6试验网络Moon6完成第一阶段测试,并启动第二阶段测试工作;美国商务部也发起了有关IPv6部署的调查和意见征集,产业界反应踊跃。

  在IPv6部署与推进方面一向持谨慎态度的美国,一改以往的被动姿态,积极主动全面部署并且重金投入。更重要的是,以美国国防部全面部署IPv6为起点和催化剂,下一步美国产业界对IPv6的部署与推动将指日可待。就在美国国防部备忘录出台两周之后,日本NTT Com在美国的子公司NTT/Verio于2003年6月25日宣布在美国率先推出商用IPv6业务,这也是产业界迅速作出反应的例证。

  其实,IPv6所解决的不仅仅是地址空间问题,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更好的安全性和移动性、改进的服务质量(QoS)和更有效的IP地址管理,这些特征与优势有着巨大的商业乃至军事价值和潜力。因而尽管美国拥有全球70%的地址资源,短时间内不会面临地址缺乏的危机,但美国互联网相关的商业乃至军事应用对安全、质量和更有效的地址管理的基本需求却与别国毫无二致。并且,正因为美国现有互联网的领先地位和充分发展,它在网络安全、质量、NAT对端到端应用的阻碍等方面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才更加突出,改进的需求才更加迫切。

  在全球IPv6发展初期,出于现有商业利益和产业现状考虑,美国持保守谨慎态度是必然的,但随着全球IPv6产业趋势渐趋明朗,标准及产品日趋成熟,各国IPv6产业进程持续发展,美国加入战团则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其争夺未来信息技术领域领导地位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重需求。美国国防部作为安全需求最为强烈的部门,率先启动全面部署IPv6的进程,而随后的NTT/Verio商用IPv6业务推出,美国商务部的调查与意见征集等一系列事件都是非常清晰的信号,美国产业界对IPv6的全面部署指日可待。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对IPv6的需求首先来自于地址资源的匮乏危机。其次,随着中国通信及互联网市场的高速增长,以及中国与其它互联网发达国家在技术和产品上差距的逐渐缩小,中国对下一代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时也具备了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中争取主动权与发言权的实力。尽早启动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建设,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已经迫在眉睫。CNGI项目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启动的。

  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互联网大国同时于2003年在IPv6产业化进程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绝非巧合,实质上是IPv6产业,包括标准、技术、产品和商业需求的逐步成熟以及产业趋势的渐趋明朗,乃至是其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美国和中国两个互联网大国的全面进入,全球IPv6产业将重新布局,形成以亚太、欧洲和北美核心区域为主体的区域性均衡发展态势,同时,各核心区域将以各自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轨迹推动整个产业进程。IPv6商业化进程将逐步展开,全球IPv6市场以及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将被带动起来,最终形成完整有序的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共赢产业链。

  路由器市场重排座次?

  然而不论是支持IPv4还是IPv6,路由器始终是路由器。对国内厂商来说,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策略固然重要,但单纯寄希望于在与国际路由器厂商短兵相接中凭借IPv6得胜实际上并非易事。尽管一些在现有市场份额中占绝对优势的老牌厂商希望IPv4的产品和网络存活的时间越长越好,但是,一个在IPv4上有很好技术积累的公司,在进行IPv6的转变中,技术问题的解决也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困难。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新产品因为支持IPv6的功能而提高价格,收取额外的费用。正如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战略总监贺强所说,支持IPv6与IPv6的产品化不是等同的概念。即使是功能再多的产品,客户也不会为任何感受不到好处的技术付钱。因此,IPv6能否在未来赚钱,要看是否会有更多更好的网上服务供移动用户选择。而只有当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的时候,网络运营商才会意识到IPv6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才会下决心对现有的IPv4网络进行改造。

  相对而言,国内的设备厂商起步较晚,离商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配合国家CNGI项目的需求,同时也为在即将展开的大规模IPv6网络建设中争取主动权,国内各厂商都在加紧研发和合作,争取尽快推出商用产品,我国IPv6大规模商用将出现在2006年到2010年,国内厂商完全有机会、有实力赶上。与国外厂商比较起来,国内厂商具有国家政策和标准支持、熟悉市场需求、与用户关系密切、本地化支持、价格便宜等天然优势,只要产品能够满足标准规范、网络建设以及业务开展的需求,就会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早在2001年初,中兴通讯即对IPv6技术进行跟踪和研究,掌握了IPv6及其相关技术。在2002年,中标国家863项目“高性能IPv6转发平台”项目;2003年,在IPv6高峰论坛上展出了IPv6双栈路由器。到目前为止,中兴通讯在IPv6设备研发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

  国内第一款杀入高端路由器市场的高端双栈IPv6路由器则出自紫光比威,该公司2003年末在国内研制出同时支持IPv4和IPv6硬件转发的高端双栈路由器Bit Engine 12400系列产品,该产品在2003年12月的国家863高技术重大项目“新一代互联网(IPv6)综合试验环境”中通过了国家验收,并作为唯一的国产设备成为该网络的核心节点,与国际IPv6主干网进行了互连。紫光比威的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江嵩表示:“比威2004年初推出了NGeN下一代万兆校园网解决方案,其最大卖点不仅是万兆和IPv6就绪,而是整体安全网络技术架构BSSN。”

  日本政府把IPv6技术的确立、普及与国际贡献作为政府的基本政策,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日本企业研发和生产IPv6产品的热情空前高涨,全世界最早实现IPv6硬件支持的是日本的网络设备厂商。他们在IPv6数据转发方面,在ASIC硬件方面比较领先,而且设备经过长期的IPv6网络运行的检验。比如,日立公司2001年推出的世界最早的硬件支持的IPv6千兆级路由器GR2000系列目前在全球销售超过万台,其中作为IPv6路由器使用的超过50%,在全球IPv6市场中所占份额最高。目前,思科、Juniper、日立组成了IPv6千兆级路由器的主力军团。

  IPv6标准悬念

  目前,IETF已经制定出一系列有关IPv6的国际标准,体现在100多项RFC上。中国将分别对国际标准的不同大类采取修改、等同或独立制定的方式制定中国的IPv6标准。目前IPv6中国标准正在制定中,根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工作计划与安排,IP与多媒体工作委员会目前已经完成了对IPv6系列标准的规划设计工作。

  关于中国的IPv6国标是否会造成与WAPI类似的壁垒,天地互联总裁刘东认为:任何标准实际上都是壁垒,WAPI通过设立加密算法实现了安全性。中国目前制定的IPv6标准,其安全标准体现在基本协议类的IPSec,对于基本协议类标准,将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或等同采用国际标准而形成。

  中国IPv6标准如果采用自己的加密技术,同样会遇到与WAPI类似的问题,然而随着中国竞争实力和对标准发言权的不断增强,这些问题将逐步获得很好的解决。

  随着中国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和中国自主技术标准意识的增强,类似WAPI的中外技术矛盾还会不断出现,IPv6关乎互联网、电信等众多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目前中国制定的IPv6标准,是基于国际标准制定的,刘东也表示,今后是否会采用类似的加密算法来实现IPv6的安全标准,将视国家政策而定。因此,目前仍难以预测中国IPv6标准是否会成为另一个技术壁垒。

  
  

相关文章:
  • 市场需求驱动新系统启动:IPv6走向真正互联
  • IPv6应用渐入佳境?
  • IPv6在美测试效果理想 下次测试时间将更长
  • 中科院计算所推IPv6占下代互联网制高点
  • 中国建设全球最大IPv6示范网 多家公司投标
  • 我国斥资十四亿 建设全球最大IPv6示范网
  • 图文:中科院计算所展示IPv6实用化成果
  • 我国首个IPv6推进开放实验室20日正式揭牌
  • 专家:重视IPv6地址分配 不要重蹈IPv4复辙
  • IPv6实现远程测量温度 下一代将会怎样?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