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中国,众“奴”满世界,有“卡奴”、“车奴”、“房奴”、“孩奴”等。之所以被称之为“奴”,皆因为被“卡”、“车”、“房”和“孩”所奴役而使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失去了自由。如“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又如“孩奴”意为孩子的奴隶,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注)。其实,在人类社会中,人被别的人或事物所奴役而失去众多自由的现象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很普遍,如有人被金钱所奴役,有人被名利所奴役,有人被权利所奴役,有人被性所奴役(性奴)等。只是以前很少有人将这些以“奴”称之。其中,在我国当今教育中有一大群人是可以称之为“分奴”的。
所谓“分奴”,意思是分数的奴隶,是指面对学校教育时,被“一切为了分数”观念和模式所压迫、所奴役而在教育或学习上失去了相当程度自由的一类人。有哪些人是分奴呢?通常有以下几种人:
一是校长;分分分,学校的命根。学校的命根,当然是校长们的命根。作为分奴,校长们常被分数压得喘不过气来,白天黑夜,看到的和想到的都是分数,如平均分、优秀分、合格分、上线分、最高分、最低分、状元分、排位数、进了几分、退了几分、差几分、优势分、薄弱分、必得分,等等。各种分数让校长们寝食不安,学校管理也在分数的压迫、奴役下成演变成了“分数管理”。被分数奴役的校长们早已失去了思想的自由和追求教育理想的自由。
二是教师;分分分,也是教师的命根。教师的这个命根源于学校的命根。作为分奴,教师更是年年挣扎在“分数”线上。在中考和高考中,分数才是硬道理。以分数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和教育评价,把教师们牢牢控制在分数的“牢笼”中。事实上,在基础教育中,许多教师是随“分数”而进退的,是成也分数败也分数。教师被各种分数所奴役,使得教师们在身心疲惫中逐渐丧失教育的创造力。不然发现,在各种分奴中,也只有教师才是“奴”龄最长的一类人。
三是学生;人生忧患识字始,中国学生的忧患自分数始。中国学生成为分奴不仅是被迫或被强加的,而且做分奴的时间也很长,少的有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多的加上高中有12年,如果算是大学和考研就更长了。其中,中考前三年和高考前三年,是学生最受分数压抑或奴役的阶段。学生一旦成为分奴,分数便是沉重的枷锁,精神、自由和幸福便禁锢在这枷锁之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创造力等这些学习最本质的要求将成为与分奴格格不入的东西。
四是家长。中国家长是很信奉“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累不能累孩子”的名言的,但中国最苦最累的可能就是孩子。这是因为许多家长也是分奴。家长成为分奴或许是主动的也或许是无奈的。家长作为分奴表现在:一是在学习上逼孩子得高分,二是随孩子的分数而急而喜而悲。简言之,家长一方面自己受到孩子学习的分数的压抑,一方面将自己的对分数的焦虑或恐惧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这两者在家有中学生尤其是考生的家长中表现得特别典型。
也许还有其他一些人也是分奴,只要这些人与教育上的分数有利害关系且被分数所控制、压抑并失去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自由。分奴现象的普遍存在,说明中国的教育还普遍存在着为分数而教、为分数而学、唯分数而管理、唯分数而评价的现象,说明教育既严重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也严重偏离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一切为了分数”的教育是断不能承担培养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重任的。
中国教育要改革要发展,首先要将这各种各样的“分奴”从分数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只有当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不再继续做分数的奴隶,不再被“分数至上”或“分数主义”所压抑、所奴役,真正获得思想的解放、精神的解放、创造力的解放,教育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才能真正回归到的教育的本质上来,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人和社会共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如何解放“分奴”呢?只需要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在教育工作中全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和原则,就可以做到。此外,别无它途。
注:有关“卡奴”、“车奴”、“房奴”、“孩奴”各词的含义,可参阅“百度”。
博客原文地址:http://zhxqd.blog.edu.cn/2010/5756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