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害管理要过渡到“精细化”
“开展灾害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习防灾抗灾的技能,更是让学生感受到生命被关怀的温暖。”四川省都江堰市团结小学副校长周丽说。
在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山学校,记者看到,无论是在学校运动会、还是在大型活动中,由学生组成的红十字救护队伍始终活跃在校园里,“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每个新队员入救护队时的神圣誓言;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全面的感知体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紧急逃生演练、心肺复苏培训、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从“要我做”到“我来做”,实践能力由此得到提升。
新加坡、日本等国家,都是从细节上来凸现对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和人文关怀,如在每个学生的椅子后背,放一个防灾垫子,这样地震到来可以迅速取下保护头部。日本学校还为每个学生准备了配套物资齐全的防灾包,连内衣、求救哨子这样的小物品都考虑进去,这些物品虽然很小,但是在灾难状态下却能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全方位、全对象、全阶段地加强学校灾害教育,将灾害管理从“粗线条”过渡到“精细化”。上海首次将“360度管理”的理念引入了学校的灾害管理中。据介绍,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还将探索把360度灾害教育纳入学校稳定工作、教师育德能力、学生素质培养中,并探索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学校的灾害管理,真正把学校灾害事件的预防和应对作为学校管理的常态工作。
■本报记者 计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