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服务可以达到传统传媒无法实现的传播效果。由于传播方向明确且基于真实好友关系,受众的反应比较明显。拓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 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微博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大量普通用户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改变图书馆固有宣传营销模式和形态。
社交网络迈入微博时代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这是一种为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其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建立在线社区。这类服务往往被聚合起来,演变成一个基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社交网络平台。
社交网络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主要的理论与技术依据有:Web2.0和六度分割。
目前,社交网络正在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热点领域。
瑞士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V4与技术合作伙伴HWZ近日发布2012社交网络媒体品牌调查报告,对2012年最有价值的社交网络进行了全球范围的研究。调查对全球范围内的社交媒体品牌进行了品牌实力的定性研究[ ]。在这次的排名中,全球知名的社交网络品牌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占据前三位,这个排名恰恰反应了网络社区、视频分享和微博这三种代表性的社交网络平台形式。其中,微博作为后起之秀,但表现相当突出,近两年更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推特(Twitter),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Twopchart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Twitter的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5亿大关。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微博的出现,的确创造一个真正的双向传播和新媒体的时代,参与的用户不但可以创造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实时地创造内容,随时随地地创造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交关系的建立,能够实时地、快速地去传播内容。互联网在迈入微博时代以后,才真正地进入一个自媒体的时代。自媒体时代的来到,给整个媒体行业、媒体的产业链带来的影响,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
微博平台变成了聚合各种各样数字内容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成为一个分销、传播、发行各种各样数字内容的平台。微博的出现,通过聚合的效应、传播的效应,从根本上会改变各种行业在营销方面的产业链。
图书馆服务营销整合微博
图书馆服务营销带来的效应
图书馆界已经意识到营销非常重要,应该全方位地整体营销图书馆与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当前,图书馆服务营销已经形成图书情报界的普遍共识,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把营销纳入自己的战略规划或实施计划中,IFLA曾专门出版全面阐述图书馆服务营销的文献。开展服务营销工作可以为图书馆带来显而易见的效果:
1. 通过图书馆培训宣传不断增加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读者;
2. 提高图书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使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
3. 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面对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导读者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服务科研教学。
此外还能带来一些附加效应,例如获得来自校领导更多支持和锻炼馆员队伍。但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开展营销计划,更好地为图书馆的战略目标服务,仍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